20篇睡前故事精选:,中国的睡前小故事,儿童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篇关于中国的故事分享,点击查看更多故事分享中国的故事分享:(1):
土流网不但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个土地流转的网络平台,而且还为农村创业的大学生竖起了创新的标杆
电光火石般闪现的创新思维
从上大学开始,伍勇就种下了创业梦。1984年出生的他,带着浑身的冲劲和创意想法。虽然大学里学习的是平面设计专业,但是伍勇的创业项目却屡屡与互联网有关。由于一直对那些能够创新的领域感兴趣,加之上高中时曾建立过一个网站,上大三时,伍勇瞄准了方兴未艾的域名投资,并成为某域名网站的代理。
大三那年,他抢注了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近500所大学的域名,计划以此打造一个名为千校联盟的大学生信息聚合、发布平台。此举引起众多风险投资的青睐,由于最终感觉自己能力不足,伍勇将此平台转让了出去。虽然没有能够亲自把这个项目操作起来,但是伍勇却通过此事声名大振,拿到了不少转让费。而且他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一方面激励自己恶补工商管理等课程,另一方面积极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2009年春天,临近毕业的伍勇在一家农业公司实习,这个公司的经营业务中有一项是金银花种苗的推广。负责营销的伍勇在聊天时发现,有些种植户几十块钱就能租到一亩地,而有些人却要几百。这些土地都是用来种植金银花的,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大?带着疑惑,伍勇咨询了好多种植户,结果客户向他大倒苦水。原来,大部分种植户都是通过向朋友打听或者一些小道消息渠道寻求土地出租信息,信息的匮乏使得他们没有选择权,也找不到最合适的土地。
中国的故事分享:(2):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缺乏科学知识,认为某些自然灾害和生老病死等现象,是神鬼作怪所致。于是,每逢春节便用传说可以驱鬼避邪的桃木,制成一寸余宽、七八寸长的木条,上面写上灭祸降福之类的吉祥话,然后把它钉在大门两旁。这种木条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公元964年,五代后蜀国君孟昶,在春节时要翰林学士作诗句题写桃符。辛寅逊受命为他寝室门的桃符题诗。辛寅逊拟出诗句后,孟昶不甚满意。于是他便亲自写了一联诗: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含义明了,而且首尾二字连起来便是新春,与春节的气氛相符。两句诗各写在一条桃木板上,一左一右,嵌缀在孟昶的寝室门旁。孟昶题写的这一联桃符诗句,被公认为我国的第一副春联,自此春联便正式诞生了。
公元965年,后蜀为北宋所灭。孟昶归降了北宋,被封为秦国公,当年死去。但是,他首创的春联习俗,却延续至今,大约有一千多年了。
中国的故事分享:(3):
名人娶学生为妻,我个人认为这种风气始于晚清和。西方列强凭坚船利炮打开封建中国的大门后,觉醒的士绅子弟纷纷前往日*-本和欧美留学,这些学成归国的青年知识分子,既保留了儒学传统,又吸收了西方先进文化,以至近现代史上涌现了大批学贯中西的学者。西风东渐,私塾多变为学堂,女孩子走出绣楼和闺门,也开始进学堂接受现代教育。这得以让她们接触到许多风流倜傥才学渊博的老师。及至当代,老师娶年轻学生为妻的就司空见惯了,今天论及的是名人为何喜欢娶学生为妻。
鲁迅和许广平
许广平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读到二年级时(1923年),因为学校请北大教师兼课才得以目睹鲁迅的风采,鲁迅先生那时给她们讲授《中国小说史略》。若干年后许广平回忆这第一节课的感受时这样写道:许久许久,同学们醒过来了,那是初春的和风,新从冰冷的世间吹拂着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一丝丝暖气鲁迅先生给女学生们上第一堂课,就不仅仅给许广平一个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年后,许广平终于主动地给先生写了信,当然是模模糊糊试探试探。先生是语言大师,又怎能不从字里行间读出爱意?鲁迅先生当晚就回信称之广平兄,一下便让26岁的许广平失眠了。从后来出版的《两地书》中可以看到,这两个可爱的师生起初简直就像是玩文字游戏,互相捉迷藏,最后才捅破那层纸,鲁迅先生便娶了小自己18岁的许广平为妻。
中国的故事分享:(4):
俄罗斯《生意人报》3月6日援引俄军工消息来源透露,中国已就采购48架苏-35多功能战斗机与俄方达成共识,只要中方能满足俄方提出的遵守该型机知识产权要求的条件,合同就将正式签署。该消息传出后,很快引起一些俄罗斯媒体和专家的臆测和主观解读,部分中国媒体也进行了跟风报道。那么中国到底是不是要购买苏-35?双方在军用航空装备合作领域存在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呢?
按照《生意人报》的说法,一些俄罗斯专家认为,中国决定购买这批苏-35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想掌握该型机采用的最新技术。长期以来在中俄军事技术合作问题上常常无端指责中方的俄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卡申在接受《生意人报》采访时甚至声称,中国此举是因为在苏-27改进方面遇到了严重技术难题。俄《武器出口》杂志主编弗罗洛夫6日则对俄新社分析说,这很可能与中国军工企业在研制、生产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机方面的落后状况有关,中国军工企业在仿制苏俄战斗机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却未能为这些飞机研制出可靠的发动机。除此之外,中方军工企业也生产不出能达到世界标准的机载无线电设备来装备这些飞机。
弗罗洛夫还说,中国曾就购买配备在苏-35上的117C型发动机与俄方进行长期谈判,但谈判无果而终,在他看来,这也许是中国决定购买苏-35的另一个原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生意人报》称,双方在苏-35采购合同上卡壳的主要原因是中方还没有满足俄方要求中方从法律上保障苏-35知识产权的条款,俄方之所以提出这一条件是要防止中方将来仿制该型机,而后再低价卖到第三国市场。
中国的故事分享:(5):
杨香14岁这年,曾随同父亲杨丰(有可能是三国时期之后改名杨丰的游侠杨阿若)去田里割稻,忽然蹿出一只大老虎,扑向杨丰,一口将他叼住。
杨香急坏了,一心只想着父亲安危的她,完全忘了自己与老虎的力量悬殊。好个杨香,只见她猛地跳上前去,用力卡住老虎的头颈。任凭老虎怎么挣扎,她一双小手始终像一把钳子,紧紧卡住老虎的咽喉不放。老虎终因喉咙被卡,无法呼吸,瘫倒在地上,他们父女才得以幸免遇难。
一个小女孩,徒手搏虎,并从虎口中救出了自己的父亲,其孝心和勇气真令人赞叹。
中国的故事分享:(6):
炎帝就是在中国古代传说的农业的鼻祖“神农氏”,他是远古时期的帝王,也是“三皇”之一。因为他的家族生活在姜水的河边,所以他们姓“姜”。他后来发明了农业的耕种法,所以叫他“神农”,又因为他重视火德(古代五行之一,就是金、木、水、火、土),而火的性质是炎热,所以叫他“炎帝”。传说炎帝的母亲是被神龙绕身而怀孕的,生下他后,是个牛头人身的小孩,而且头上有角。
炎帝教人们学会了种地、收获,所以他是农业的发明人,是农业神,所以叫“神农”。除了农业,他还教人们灌溉,发明许多的农具,例如斧头、锄头,他还发明了五弦琴,让大家累的时候弹唱娱乐。他还是桑麻、陶器的发明人,指导人们种桑树和麻,然后用蚕丝和麻线织布,做衣服。 为了给人们治病,神农还亲自品尝野草,找到治病的草,所以他经常中du,他这种献身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现在民俗把他称为“药王”,所以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就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神农本草经》。炎帝后来因为劳累病死了,有的说是在尝草药时中du死的。 炎帝和黄帝后来联合打败了蚩尤,组成了一个大的部落联盟,这就是现在中国人的祖先,中国人经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s
中国的故事分享:(7):
人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比作使中华腾飞的两个翅膀,是非常正确的。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不会有国家的强盛。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科学家。为了建立中国的地质科学,探明地下宝藏,他到外国留学后,不愿在外国当工程师,而是回到国内,不辞辛苦地到各地考察,进行地质研究,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比如,他把力学的理论用到地壳变动的研究中,提出了地质力学的理论,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国人一直说我国是贫油地区,用石油只有从外国进口。李四光不信那一套。他经过周密考察,用自己的理论,推断中国的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后来,科技工作者和石油工人,根据这一理论,果然在我国东部找到了大油田,先后建成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石油生产基地。这不但证实了李四光预言的正确,还彻底甩掉了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现在我国不仅可以石油自给,还出口到国外,大大增强了国力。
像李四光这样为祖国富强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还有不少。他们是爱国者的典范,是民族的精英。
中国的故事分享:(8):
北林动物园一位驯鹰专家访问美国加利福尼亚动物园,观看了动物园举行的放鹰比赛。他对其中飞得最高的鹰极为欣赏,就想把这种强健的鹰种引进到中国来。经过协商,他把这头鹰买下了。回到北林,园里的一位老饲养员看了,告诉他:这头鹰和自己园里养的是一个品种,原是几年以前加利福尼亚动物园从这里买去的。这位驯鹰专家上了当了,但他很纳闷:为什么同样的鹰,在加利福尼亚的天空里可以飞入云霄,而他自己驯养的却飞得并不出色?为此,饲养员同他一道检查这些鹰,他们发现,买回的这头鹰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他们自己驯养的鹰也并不错,只是后者的羽毛经过了修剪。修剪过羽毛的鹰看起来要顺眼一些,然而它们的飞翔能力却受到了影响。
老饲养员指出这一点后,说道:“我们应该相信,中国的鹰是能够飞得很高的,只是今后我们再不要修剪他们的羽毛了,让它们自由地飞吧!”
中国的故事分享:(9):
近日,中国钱币学会“永隆通宝”钱范专题研讨会在泉州举行。“永隆通宝”陶质阴文钱范是我国有史以来惟一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钱范,此次会议不仅证实了“永隆通宝”的铸造地是泉州,填补了中国钱币铸造史上的重大空白,而且改写了自唐以后无硬质陶范的记载。
来自北京、上海、河南和福建等地的40多位钱币研究专家、学者及钱币爱好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据介绍,五代时期的闽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地方政权,闽王王审知的继承者之一王延羲(后更名为曦)在执政期间曾铸“永隆通宝”流通(永隆是其年号),但在何处铸造,史籍未注明。
为了弄清“永隆通宝”铸钱遗址,福建省博物馆经国家文物总局批准,于2002年4月在承天寺后院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不仅发现数以千计的“永隆通宝”钱范,还发现与铸钱相关的器具,从而引起了国内钱币学者的广泛关注。经考证,“永隆通宝”铸造于闽景宗王曦永隆四年(公元942年)8月至永隆六年3月,其烧造期甚短。它是采用“一钱一范”浇注法,直接用于铸钱的字范,铸成即毁范取钱。这些当年被遗弃于官府铸地的钱范,能留存至今且依稀可辨者确属凤毛麟角,弥足珍贵。
中国的故事分享:(10):
我国的父亲节订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称为八八节这是因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好象一个父字,所以父亲节特别被订于八月八日
民国三十四年,正值我国对日抗战达到白热化,上海一部份爱国人士看到日*-本人猖獗狂妄环境恶劣,为了激励全国同胞奋发团结,早日消灭日*-本人,就发起父亲节来颂扬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
抗战胜利后,党国元老上海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觉得订定父亲节很有意义,有特别加以提倡的必要,就联名呈请政府准予规定每年八月八日为父亲节,通令全国遵行后来呈请获准,八月八日就正式成为我国的父亲节
世界其它各国也庆祝父亲节,不过并不是在八月八日,例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父亲节,是订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中国的故事分享:(11):
我国古代不乏为官清廉而名垂青史者。特辑录廉吏佳话五则,以飨读者。
一钱太守后汉刘宠为会稽太守,居官清廉,“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颇有政声。在离任时,山阴县有五六位老人,以一百钱赠宠,宠一再婉言谢绝,最后终因盛情难却“为人选一大钱受之”。故时人誉之为“一钱太守”。
二不尚书明朝范景文,万历进士,历任文选郎中,工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等要职,当时许多亲朋好友常登门相求,均被范景文一一谢绝,并在门上贴出“不受嘱,不受馈”6个大字的告示,以明心迹,于是,获“二不尚书”的美称。(《明史》)
三汤巡抚清朝汤斌,顺诒进士,任江宁巡抚时,“澄请吏治,江南北无一物不得其所”,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在生活上安于清贫,一日餐,常以豆腐汤佐食,因而百姓送他一个“三汤巡抚”的雅号。(《清吏稿》)
杨震
四知先生后汉扬震任东莱太守,路经昌邑,县令王密曾是杨震举荐的荆州茂才,到夜间,王密以十金相赠,并说:“暮夜无知者。”震厉声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羞愧地退出。时人因此称其为“四知先生”。(后汉书·杨震传)
五代清卿隋朝袁隶修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和隋五个朝代,历任尚书郎、太常少卿、信州刺史、都官尚书等要职,为官50余年,始终以清贫为本,未曾受过一升酒,一束绵。为此被称为“五代清卿”。并载入清史。
中国的故事分享:(12):
小猪的脸很脏,那么小兔子给小猪送了镜子以后,小猪的情况是否有改善呢?其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呢!小猪的脸总是很脏。小猪过生日那天,他的朋友小兔送给他一面镜子,要他每天出门前照一照,这样你就能知道脸上哪儿有脏,就可以把脏擦掉。第二天一早,为了不让镜子照出脏来,小猪把脸洗得于干净净的。但当他正要照镜子时,飞来一只苍蝇,扔炸弹一样,把一点苍蝇屎掉到镜子上。这样,镜子里的小猪就成了一只脏小猪。小猪赶紧拿毛巾来擦脸。擦一次,照一次镜子怎么老是擦不掉?小猪!小兔来叫小猪去玩。小猪说:等一等,我不把脸擦干净是不能出门的。对。小兔就在门外等。可是等了好久还不见小猪出米。小兔进去一看,这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小猪呀,你搞错了,小兔把镜子上的苍蝇屎给小猪看,脏的是镜子,你的脸已经擦得很干净很干净了。从这以后,每当小猪照镜子,看到镜子里的小猪脸上脏了,他就想:这是镜子脏了,我的脸其实是很于净的。所以,尽管小猪天天照镜子,他还是一只脏小猪。
中国的故事分享:(13):
1897年5月27日,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由太常寺少卿、全国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奉特旨开设,总行在上海。在该行250万两实收资本中,由招商局和电报局分别投资80万两和20万两;盛宣怀名「包括他本人和代其他官僚出面投资的达73万两;另有户部拨存、分5年还清的生息存款100万两。
其后,20世纪初,清政府又在法律上承认民营银行的开设。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各地先后建立了十余家银行,即户部银行(建于公元1905年,1908年改称大清银行,北京)、浚川源银行(建于公元1905年,成都)、信成银行(建于公元1906年,北京)、信义银行(建于公元1906年,镇江)、浙江兴业银行(建于公元1907年,总行原在杭州,旋移上海)、交通银行(建于公元1908年,北京)、四明商业储蓄银行(建于公元1908年,上海)、直隶省银行(建于公元1910年,天津,由直隶省银号改组而成)、殖业银行(建于公元1911年,天津)、福建银行(建于公元1911年,福州)、四川银行(建于公元1911年,成都)。
中国的故事分享:(14):
据一份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日*-本企业在录用应届毕业生时最重视学生的沟通能力与行动力,而其在校成绩、语言能力等则相对次要。虽然许多学生为了就业而热衷考证,但企业的注意力却集中在人性本身。此事应该对中国的企业招聘以及大学生就业是有所启示的。
这份问卷调查涉及到面试时最重视的问题,日*-本86家企业(约8成)选择了沟通能力,居所有选项之首。可见能够准确沟通、在公司内外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才更受日*-本企业的青睐。
此外,日*-本74家公司(大约7成)选择了行动力。为克服企业今后将面临人口下降带来的市场规模缩小等众多问题,日*-本企业也希望年轻人行动更加积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有一家日*-本企业提到外语能力与成绩,提到专业知识学生时代活动的也仅寥寥数家。
大力拓展海外业务的休闲服饰连锁巨头优衣库的负责人指出,拥有外语与专业知识固然很好,但工作需要同其他人一起完成,而不少年轻人在沟通能力与行动力上颇感棘手。
中国的大学教育一向重视技能教育,忽视能力教育,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忽视情感人际沟通能力的教育。所有这些,应该也是中国大陆企业目前在招聘过程中对大学毕业生冷遇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故事分享:(15):
如果说古代最危险的职业是皇帝,那么最最危险的职业就是皇后。因为皇帝只要警惕自己的位子,而皇后不仅要面临全天下女人的竞争,还要面对一个变心比变脸还快的丈夫。所以在中国历史上,长时间在位的皇帝很多,长时间在位的皇后却很少,能走完金婚的皇后就更少,少到了只有一个,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
吴氏出生于1114年,原本她与赵构是八杆子打不着的,然而北宋王朝的不幸却间接造就了她本人的幸运。在她12岁那年,即靖康元年(1126年),刚刚灭掉辽国的金国派兵大举南侵,兵锋直指北宋的都城开封。她未来的丈夫赵构当时还只是皇帝的弟弟康王,临危之际奉哥哥宋钦宗之命,与张邦昌一起出使金国求和。
这时的赵构已经有了正房邢秉懿和两位侧室田春罗、姜醉媚,以及五个女儿,求和是国家大事,不能拖家带口,所以赵构的一家老小就留在了自己的王府里。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他们一家再次团聚已是下辈子。
赵构当时19岁,政治上还是个中学生的水平,领命之后一根筋似的想早点见到金兵统帅,希望磕几个头把人家磕回去。可惜金国人不是土地爷而是狼,对此宗泽(1060-1128年,宋代抗金名臣)有清楚的认识,所以就苦口婆心地劝阻道:金朝要你去议和,这是pian*人的把戏,他们已经兵临城下了,求和还有什么用,你此去岂不是自投罗网!赵构动摇了,害怕自己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死在金国,便停下来驻扎相州(今河南安阳县),自称河北兵马大元帅。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终于攻陷开封,北宋政权宣告结束,宋朝皇帝、大臣、宗室、新科状元等三四千人全部做了俘虏,包括赵构的一家八口。不过好在赵构还在,于是北宋王朝就有了续集南宋,他在当时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县南)即位,康王殿下升职成了皇帝陛下,年号建炎。而他的倒霉哥哥宋钦宗和倒霉父亲宋徽宗就升职成了太上皇和太皇太上皇。
中国的故事分享:(16):
武则天篡唐室,自称天子,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大周。武氏在位十五年,是非功过自有史书记载和后人论说,此处不表。
话说武氏以一个窃国者的身份,成为一国之主,不免心存芥蒂。在政治、人事、典章制度上大作手脚,以稳固自己的帝位。以至于为所欲为,变着花样的施*yin*威,搞享乐。
然而,她最担心的还是军队,不把军队控制在自己手里,随时都可能危及到她的帝权。
因此,她安插武氏家族的人为要职,把调动军队的权力紧紧握住。
武则天想到要树立自己在军队中的形象,下旨要视察军队。
这一天,她决定视察长安禁军。她着意将自己打扮了一番。发髻高挽,脸上涂了一层厚厚的脂粉,嘴唇点染得红红的,眉毛画得黑黑的。虽然年近六十岁,但经过这一番打扮,看上去至少年轻了十岁。
武则天此次出宫视察,除了文臣武将全部随从外,她还让自己最喜爱的女儿太平公主跟随,同坐在御车中。
中国的故事分享:(17):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1964年,袁隆平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70年冬在海南岛发现雄花不育的野生稻,为我国育成杂交水稻打开了突破口。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南优二号,优势很强,一般比水稻良种增产20%左右。为此,袁隆平于1987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袁隆平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八项国际奖。
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21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中国的故事分享:(18):
豆果网发布了《2013年中国美食网络发展及趋势报告》,报告中分别统计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十大最爱。
其中,北方人最爱:饺子、驴肉火烧、火锅、煎饼果子、牛肉面、韭菜盒子、sha猪菜、炒肝、猪肉炖粉条、包子。
南方人最爱:砂锅粥、过桥米线、酸汤鱼、小笼包、螺蛳粉、肉粽、牛肉丸、炸鸡排、烧鹅、瓦罐汤。
报告评出了中国2013年度十大味道,依次为辣、甜、酸、椒盐、蒜香、香酥、奶香、苦、孜然、咖喱。
中国的故事分享:(19):
一个原本无名的英国小伙儿凭啥能把一张座次表整得风生水起,并10年不衰?
中国缘
泰晤士河畔的伊顿公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立中学之一,1440年由英皇亨利六世创办,有着绅士摇篮的美誉。17位英国首相、36位获得过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最高荣誉的英勇奖章)的达官贵人,都是毕业于该校。1988年,13岁的胡润也成为其中的一员。胡润并非达官贵人,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英国人,之所以能进入伊顿这样的名校胡润确实是靠他的真才实学当年,他的成绩是前20名。
伊顿毕业后,1989年,胡润进入杜伦大学学习语言。在杜伦大学期间,根据课程安排,学习语言的学生第三年必须出国学习。而如选择中文或阿拉伯语,学习到第二年就得去。胡润很兴奋,他觉得这是一种挑战,他准备迎接它。
1990年,胡润抱着挑战自己的心态第一次踏上神秘的中国大地。作为一个进修生,他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要选择学中文?这是我的兴趣,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倘若能把中文说溜了,简直忒牛了。胡润笑言。那时,中国人还不太习惯和外国人打交道,老师对胡润们都比较客气,年底根本不用考试。他们所在的留学生楼就成了小社会,有点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感觉。
大学毕业后,胡润回到了英国,加入了安达信当时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我那时的想法很现实,不管何时何地,会计师都是一份能提供稳定收入来源的工作。
中国的故事分享:(20):
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昌南(现在的景德镇)建造窑坊,烧制陶瓷。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了。
西方瓷器原本是从中国输入的。明朝的时候,大批的中国瓷器产品就开始输往西方世界。波斯人称中国的瓷器为chini,欧洲商人在波斯购买中国瓷器也同时把一词带回了西方。后来,他们又把chini改为china,并且把生产china的中国也一并称为China。欧美人谈到China的时候,往往联想到China(中国)是china(瓷器)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