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个睡前小故事_启程的故事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个关于启程的睡前小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睡前小故事启程的睡前小故事:(1):
为爱启程
我只有一个祈求,问心无愧。
55年人生,洗肾30年,被人们称为侠医的林杰梁沧桑半生,只遵循着4个字问心无愧。无须大部经文、古籍讲道,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他把所有宗教试图开导人的善、空、戒贪、戒痴、爱、奉献全包含于这4个字内,走完了55年的人生。林杰梁与我同岁,25岁时他罹患急性肾脏炎,我30岁时在美国也因链球菌感染罹患肾脏炎。不幸的是,他没有痊愈,从此终生洗肾。过世前他至少每周3次、每次4小时洗肾。其他人若处于他的人生状态,大概只求自保、天天哀怨自怜。然而,林杰梁在毕业后选择了肾脏科,然后为了帮助病友,他又选择了du物科。这意味着什么?在台湾,洗肾中心是医学领域里唯一和医学美容相近的赚钱的行业,每年台湾健保局的拨款高达200亿元台币(约合40亿元人民币)。若干洗肾中心都装修得富丽堂皇,病人们的脸上敷着面膜,一家中型洗肾中心每月的收入有数百万台币。而为何相较心脏、脑神经等重症外科,健保局对洗肾的拨款始终特别慷慨,至今仍是个谜。林杰梁大可以自己身染疾病、对妻儿愧疚为由,留在这个高收入的医疗行业。没有人会怪罪他,甚至他应该是个贴心的好医师。但他却选择了du物科,关心食品安全。这是一个在收入上冷门但关乎全民健康的行业。这几年他把检验不合格、有食品安全问题的厂商全得罪了。他不仅不可能被收买,也不怕得罪人。他没有一些人明哲保身、怕事自私的恶习,也没有一些人动辄标榜自己为英雄的特质。我在台湾发生塑化剂事件时采访过他,他没有抱怨一句为何跑医疗口的记者不那么专业,总能详细解释。遇到记者理解力弱一点,他也始终不厌其烦。采访他的那天,我才知道他是重度洗肾者。而有多少次我们在荧屏上看到他,可能他才刚离开那个赖以为生的机器,就现身并坚定地告知民众,如何杜绝有du食品。对一个肾脏病人的虚弱,我曾体会过一两年,有的时候,人会虚弱得连站起来扔垃圾的力气都没有。林杰梁不追逐金钱,甚至也没有以体弱为由拒绝义诊,事实上,他持续参与台西的云林县义诊达26年。他走时两袖清风,衣袖里放置的手机正在搜索滑石粉对人体的伤害,而滑石粉是许多儿童零食使用的食材。他的儿子说,问心无愧是父亲留给他的最大的资产,父亲教导他行医者的道德,他会走上爸爸的路,让父亲的梦永不寂寥。林杰梁的遗孀谭敦慈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每周在家里帮林杰梁洗肾3次,每次4小时。当林杰梁要去义诊时,她没有阻止;当林杰梁为食品安全把关,得罪食品业大老板时,她没有怨言。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夫妻俩秉持着相同的价值观,相伴一生。林杰梁倒下前3个月,接到了牛樟菌菇产品联盟的存证信函(台湾的一种搜证方法,指存证在邮局的一种信函,邮局以第三者立场证明寄件人、寄件日期等),扬言要对他提起诉讼。林杰梁自掏腰包请律师回函,毫不退却,他坚持认为临床上确有患者服用牛樟芝后,尿du急速上升。林家三代行医,祖父为中医,祖母带着他长大,告诫他虎死留皮,人死留名,他记在了心里。其实,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并不难,只需要记得走时一无所有,活着时问心无愧。但多数人参不透,那些曾经单纯的孩子离开医学院后,可能会忘了医师救人的誓言,在对金钱的追逐中,医师们与不肖商人竟画上了等号。可是千山万水,在台湾的某个角落,有些医师始终独行。他早知道自己没有机会活太长的时间,他的生命不是用来虚掷、交换金钱利益的。一生无论有多久,都要选择好好发光。比起我们这些活得长的人,林杰梁更清醒,也更珍惜自己的生命。他的生命是为了奉献而启程,而他从未辜负这个使命。启程的睡前小故事:(2):
你才刚刚启程怎么就想走捷径
我收到了一条来自远方亲戚小孩的短信,内容是:哥哥,我刚加入集团工作,我们要为集团筹备一场三个月后的商业演出,想要联系两位一线小鲜肉和,我现在负责这个工作,但我找不到他们的联系方式,你能给我他们经纪人的联系方式吗?
也许在很多外行人眼里,做媒体的就应该认识各个电视台的栏目组,拍电影的就能认识所有的大明星,在央视工作的就能在《新闻联播》播一条新闻反正无论是我,还是周围的媒体朋友都被人这么误会过。
但由于这位远房亲戚小孩的短信情真意切,也很少联系,我想了想,决定帮她问问。鉴于我并不知道两位小鲜肉的商业联系人是谁,我首先问了同事他们各自的负责人,然后发现其中一位和自己相识,然后再发微信给对方问是否能联系他。最终对方经纪人回复:因为该艺人对自己的演出效果要求很高,所以只在自己的演唱会表演,拒绝其他形式的商业演出,原因是效果达不到,请见谅。
完全能理解。
末了,负责人问:怎么让你來问了,我们工作室的新媒体都有我们的联系方式啊。哦,是吗?可能是那位亲戚的小孩没有看到吧。非常感谢。
接着,我把情况跟小孩说了,让她以后多留意一下新媒体,毕竟每个人都很忙,不一定会帮忙。
过了几天,这件事已经被我抛之脑后。前几日我一下飞机,手机里陆续收到四五条短信,有图片,有文字,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等我认真阅读完之后,整个人就不好了。
短信还是那位远房亲戚的小孩发来的,她给我发来了他们公司签约的演出资质合约,证明这个演唱会是真的,然后说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谁谁谁谁联系不上,问我能不能帮忙联系一下。
第一,我们的关系没那么熟,你怎么能上来就做这些要求呢?第二,早知如此,我绝对不会帮上一次的忙。第三,年末的我超级忙,超级多事,她一定以为:你在这行不是工作十几年了吗?不就是打个电话发个信息的事情吗?对不起,真不是。第四,这是你的工作,你的工作不是直接来找我,让我帮你完成。如果你不认识我,你会怎么办?你是上网查,用诚意打动对方,还是走别的捷径?
有些话不能说,因为我们的关系还没到可以直接说这些的地步。
我是这么回复她的:你找我这件事太令我惊讶了。首先我不干这份工作,其次我有很多自己的工作,再次你的工作任务,不是给我发来一堆文件说你看我有证明,你帮帮我。所有人的联系方式,在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上都有,无论邮件还是电话。以后不用联系我了。
我跟我妈说了这件事。我妈说我太直接了,至于生那么大气吗?我说我生气不仅仅是她麻烦了我、打扰了我,而是她丝毫不觉得她这么做有何不妥。如果我不用这样的方式,她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做法有多不妥当。如果真的能因为牺牲我一个,而让她成为一个凡事会思前想后的人,那这种闹掰也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