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则朝鲜的宝宝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则关于朝鲜的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朝鲜的儿童睡前故事:(1):
再看朝鲜
朝鲜在世界杯的精彩亮相一下子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眼球,看看这个东亚的神秘国度,从44年前的光荣退出到现在的光荣上场。
我们也许还在说这个分配制度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可笑的故事,说他们球员每个月相当于人民币12元的薪水,说他们没有钱买球衣,集资买可乐的故事。郑大世,这个以前名不见经传的人民的鲁尼一下子变得家喻户晓,说他的哭泣是由于卡卡没有和他换球衣,可笑啊,我们在笑别人的同时,看下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呢,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的球队在哪里,我们难道只能为他人呐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为什么硕大的中国就是进不去世界杯,连上次那个跳蚤大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都在世人面前露了把脸,我们的财政都到哪里去了?盖房子了?去天上人间了?公款吃喝了?
作为一个小市民,我们无力抗拒,只希望有良知的官员能真正多办好事,实事!在此先行谢过!
朝鲜的儿童睡前故事:(2):
叛逃朝鲜的美国大兵
在日*-本卖饼干,因独特经历家喻户晓对于生活自由、富足的欧美人来说,移民朝鲜实在是一个略显疯狂的决定,但的确有人做出了从美国叛逃朝鲜的选择。
人在喝醉的时候,总会做出各种蠢事或不理智选择,但在所有酒后的疯狂行为中,这一个恐怕是后果最严重的:1965年1月4日晚,美军中士查尔斯罗伯特詹金斯豪饮了4.5升啤酒,然后悄悄离开了驻扎在三八线边上的步兵连,独自一人穿过雷区,叛逃到了朝鲜。因担心被派往越南而逃到北方的詹金斯并没有得到礼遇,他被关进了一问简陋而寒冷的房子里,被迫每天用11个小时学习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的著作。他曾试图逃跑,但未能成功。到1972年,他已经可以熟练地用韩语背诵金日成的重要言论,然后他被强制加入朝鲜国籍,在平壤担任过英语教师、翻译和演员,过着24小时被严密监控和食不果腹的生活。詹金斯一共在朝鲜待了近40年,近日,在接受《大西洋月刊》记者格雷姆伍德采访时,他透露称朝鲜让国内的外国人像动物一样繁殖,目的是招募他们的混血后代从事间谍活动,但在伍德看来,这样的说法实在耸人听闻。主体思想朗朗上口詹金斯在朝鲜同日*-本女子曾我瞳(hitomi soga)结为夫妻,后者于1978年被特工绑架到朝鲜,专门为间谍教日语和日*-本习俗。曾我瞳比詹金斯小19岁。2002年重获自由,因为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意图缓和同日*-本的紧张关系。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曾出面保证詹金斯和他们的两个女儿如今已30岁的米卡和28岁的布林达能和曾我麟一起到日*-本生活。
2004年,詹金斯离开了朝鲜,那一年他64岁。美军把他关进了军队监狱,24天后释放并开除。打那之后,詹金斯在妻子的家乡佐渡过了安静的生活。佐渡是濒临日*-本海的一座小岛,和意大利的厄尔巴岛一样,那里在历史上曾长期是政治异见者的流放地。当《大西洋月刊》记者伍德到日*-本拜访詹金斯时,他正被当地的一家历史博物馆雇佣,首要工作是售卖一种浅棕色的日式甜饼干。在礼品店里,长着西方面孔的詹金斯穿着一件和服式的黄色宽松外套,大声向游人兜售盒装饼千。詹金斯仍保留着发音缓慢的乡下口音英语,这是他在北卡罗来纳的农村度过贫苦童年的遗产。詹金斯身材瘦小,长着一对招风耳,许多日*-本人专门为了看他而蜂拥来到博物馆。詹金斯说自己和美国仍有联系他刚给一个德克萨斯的律师寄去了一盒饼干,他说这是他这辈子尝过的最难吃的饼干了。许多日*-本人觉得,詹金斯和曾我瞳的故事是一个当代传奇:两人在奥威尔描绘的社会寻找到爱情,并通过共同的奉献重获自由。当游客进入礼品店时,他们私下指指点点:这就是詹金斯君。然后盯着他,直到詹金斯大方地招呼他们过来摆个照相姿势。照相是詹金斯会的为数不多的日语之一,在家里,他和妻子用韩语交流。和日*-本多数农村地区一样,佐渡岛美丽而空旷,整洁的街道上游走着许多发福的猫。詹金斯和妻子曾我瞳以及两个女儿住在一起,房子不远处的街道就是三十多年前曾我瞳被绑架的地方。关于朝鲜的记忆仍停留在詹金斯的头脑中,如果在他面前提及主体思想,詹金斯马上就能用韩语机械地背诵出其原则,目光呆滞,活像一个机器人,这些话语当然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强制灌输的。外国人成生育机器?在佐渡岛上,詹金斯经常光顾一家披萨店,尽管味道并不正宗,但经历过多年的大米配给,他对任何美国风味都很知足。一位日*-本记者对詹金斯说,自己带来了许多东京人好奇的问题:金正恩会发动对日*-本的战争吗?是否还有更多的被绑架者?你还知道哪些朝鲜的秘密?
对于金正恩,詹金斯的了解并不多。几年前,没有人听说过他,詹金斯说。当被问及他是如何知道朝鲜军队的内部事务时,詹金斯表示自己曾在一所军事大学工作过,虽然是白皮肤的外国人,但他却获得了高度信任,原因是他明显没有任何希望能逃离此地。比起对你,我们更信詹金斯,一次,一位朝鲜将军当着他的面对一位军队访客说。詹金斯说,他仅有一次曾和金日成共处一室,结果这位朝鲜领导人对他的韩服着装并不喜欢,要求他和其他几个外国人不许再玷污朝鲜的服饰。这之后,詹金斯改成了穿西装、打领带上班。对于被绑架者,詹金斯说他相信有更多被绑架的外国人,而且并不全是日*-本人。法国驻日*-本大使曾专门拜访詹金斯,询问是否有法国人被绑架,詹金斯说他曾在朝鲜遇到过一个法国女人,那是他在平壤的电影厂里见过的几个外籍人士之一。外国人的车上有特殊的牌照,詹金斯觉得他们不会有移民到朝鲜的动机。在采访中,詹金斯提到的最令人惊讶的地方,是他曾听报道说有一组被俘虏的年轻白人被关在一处模范农场中,而朝鲜收容这些西方俘虏的目的是让他们生育:他们会和其他外国女人结婚,生下的孩子会被培养成忠诚的朝鲜人,最终成为海外特工。如果我仍留在朝鲜,我的女儿就很可能在韩国当间谍。朝鲜的儿童睡前故事:(3):
朝鲜战场上真实的顺溜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投入了大量兵力,并且拥有绝对的装备优势。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不能和美国人拼实力、拼消耗,便在巧打上大做文章。特别在后期双方拉锯战中,双方阵地平均距离400500米,最近处仅有100多米。这样的距离已经完全进入了各种轻武器的射程,于是,志愿军将狙击作战发展成为现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狙击作战行动,对整个战争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现在,提起志愿军狙击手,美国佬依然闻风丧胆。
240发子弹毙、伤敌人71个在狙击手的选拔和训练上,我军有近乎苛刻的标准和要求。我军要求发现目标后,举枪5秒钟即发射,然后逐步缩短时间,最后达到目标出现后,立即出枪,枪出即射,射之必中。一般讲,狙击小组在夜间秘密进入狙击阵地,在有效sha伤敌人和保护自己的阵地上,精心伪装,周密侦察。白天作战,第二天夜间返回。基本作战单位是狙击小组,由组长带队,组员12人,其中一人主要负责观察,射手则分布于周围隐蔽的位置,只管射击。每个作战单位都有自己专门的射sha结果审核人员。
狙击手中各路英豪大显神通,创造出了众多经典战例。志愿军24军72师214团8连战士张桃芳就是一名具有传奇色彩的狙击英雄。上甘岭战役是中美交战最激烈的战役之一,整整持续了43个昼夜。美军官兵们甚至将志愿军活动的阵地称为狙击兵岭。1953年1月29日,这是张桃芳到达上甘岭战场的第18天,他第一次上狙击台,但不顺利,一开火就把一梭子弹打空了,却没有打到敌人。当年张桃芳使用的是苏制1944式步骑枪。步枪口径7?郾62毫米,弹头初速820米每秒,射程1000米,由5发同定弹仓供弹,全长为1020毫米,枪管长为520毫米,枪重为3?郾9千克。第二次狙击开始的时候,他就开始了自己的狙击纪录。到2月10日,张桃芳击发9次,射sha敌军7名,成绩超过了所有老狙击手。此后40多天时间,他用240发子弹,毙伤了71个敌人,成为全连一号狙击手。他所在的班立了三等功。张桃芳很快就超越了毙敌100名的纪录,在志愿军的狙击手中声名大振。虽然敌人对张桃芳恨之入骨,但他的机智勇敢和精湛的技术,让对方都刮目相看。顶尖狙击手的生死较量1953年的这一天,张桃芳照例一早走出坑道。从坑道口到最近的4号狙击台由十几米长的狭窄交通壕连接,张桃芳站起身,他从地表空地直接进入狙击台。突然嗖的一声,他感觉有一颗子弹贴着头皮飞过。张桃芳脑袋一缩,突如其来的冷枪把张桃芳惊出了一身冷汗,神经陡然紧张,感觉到了一种异样的气氛。张桃芳悄悄潜向4号狙击台,他不敢冒险探出头去看,用枪把帽子顶起,轻轻露出阵地,张桃芳几乎是在渴望对手射来的子弹。因为如果敌人射击,他就可以根据子弹射出的方向判断出敌人的藏身所在。
然而对面阵地却始终无声无息,显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射手。张桃芳意识到,真正的对手来了。他在壕沟里匍匐前进,突然窜起,准备要进狙击台时,对面的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打得地面尘土飞扬,桃芳双手一伸,身子一斜,佯装被击中,摔进了狙击台左边的掩体里。这个假动作显然蒙pian*了对面的射手,射击停止了。隐蔽在掩体后面的张桃芳悄悄地探出头,顺着子弹来袭的方向仔细搜索对手的位置。突然,青石山阵地上的两块巨石吸引了张桃芳的注意。很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隐藏在石缝间的敌军狙击枪,张桃芳心头一震,原来他看到的是一挺装备了瞄准镜专门用来狙击的m2重机枪。就在张桃芳发现对手的同时,对手也从瞄准镜中看到了他,马上做出反应,m2机枪瞬间喷出一道火舌。张桃芳就势一滚,躲回到掩体。这次美国人显然意识到了张桃芳的厉害,于是机枪枪口始终对准了张桃芳的狙击台,几秒钟就是一个点射。张桃芳稍微露头,立即就会引来一个长点射。从早到晚,张桃芳没有着急,坐在掩体后面,静静地观察着对手的弹着点。张桃芳也感觉到了和美国狙击手决战的时刻到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必须一枪将对手击毙,幽灵不会给他打第二枪的机会。过了很长时间,张桃芳边悄悄观察动静边思考着对手的心理,他忽然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对手似乎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狙击台左侧,而对狙击台右侧打的次数不多,并且中间常常会有一个间隙。于是,他在沙袋的掩护下,慢慢地爬到了狙击台右侧,轻轻地把步枪紧贴着沙袋伸了出去,但没有开枪,因为他需要判定这空间是对手的真正疏漏,还是设下的一个圈套。他足足等了十多分钟,这一刻,也许他和对手都清楚,死神正在对他们二人进行选择。机枪的弹着点表明,他的对手的确没有发现他已变换了位置。时机终于到了!当他的对手刚刚对狙击台右侧打了一个点射,把视线和枪口转向左侧时,张桃芳猛地站起身,枪托抵肩,即刻击发。这一刻,他不能再多想,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这是他所能捕捉到的最佳时刻了。几乎与此同时,他的对手也发现了张桃芳,立即转动枪口扣动了扳机。真正的高手较量,胜负只在瞬间。就是这零点几秒,决定了胜负结局。当张桃芳的子弹穿过对手的头颅时,对手点射的子弹也贴着张桃芳的头皮飞了过去。就这样,中美两名顶尖狙击高手在刹那间完成了交锋。创下朝鲜战场冷枪狙击纪录直到朝鲜战争结束,张桃芳一直活跃在前沿阵地上。他单兵作战32天,击发442次,毙敌214名,创下了朝鲜战场冷枪狙击射sha最高记录,自己却毫发无损。他也因此而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至今,张桃芳仍然健在,精神矍铄。(编者注:张老已于2007年10月29日去世)
朝鲜的儿童睡前故事:(4):
朝鲜演阿里郎的孩子
朝鲜演阿里郎的孩子
29岁的朝鲜人朴南京(化名)生活一帆风顺,他目前唯一的烦恼是知道的太多,“有时还不如不知道的好”。
生活方式上,朴南京与中国二线城市的普通小青年没什么区别。上网是他平时最主要的娱乐及和朋友聊天的工具,喜欢用手机发短信、听歌,周末也会和朋友相约去打打台球,到酒吧点瓶洋酒,兑着雪碧喝。
不过,在私人空间与自由程度上,朴南京还是羡慕中国的同龄人。朝鲜的网络目前只能上国内网。朝鲜网络严格实行实名制,上网前,用户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真实姓名与具体家庭住址。
不过,在网络中,用户仍然可以给自己起网名。聊天网是最受平壤网民欢迎的网站。
另一个受欢迎的网站是论坛网,与爱情相关的话题总是被顶上最前面的位置。论坛网上没人聊政治。为什么要聊政治?朴南京反问,政治和我们有关系吗?
手机也只能打国内电话,政府的解释是为了抵制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傀儡政权的侵蚀,除了给女朋友发短信,朴南京用得最多的功能是手机附带的MP3。尽管从小就是唱歌艺术特长生,朴南京其实并不喜欢听本国的音乐,在他手机里,下载的全是中国的流行音乐,黄品源是他的最爱。
台球和泡吧对于生活还算体面的平壤青年来说,是典型的时尚且奢侈的朋友聚会。朝鲜至今实行人均分配,从每天吃的米到房子、工资都是大家攀比优越感的衡量基准。朴南京月入朝币一万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七八百元,他领导的工资,也就比他高几百块朝币而已。工作所在的部门与所能带来的福利,才是最被看重的指标。
台球与泡吧是分配外的高消费活动,是大人物才玩得起的地方,平壤普通家庭往往一辈子都不会进入这些场所。朴南京一个月也就和朋友去一次,一次的花销大约是他一个月的工资。他们也开始学着AA制,虽然这个习惯来自于荷兰。
朴南京的英文很流利,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资本。尽管现在朝鲜与中国的关系最铁,但英语仍然是最受平壤大学生欢迎的语种。毕业后被分配从事对外贸易工作,是最受羡慕的职业。私底下,他们都直称“美帝同主义”为“美国”。
他爱自己的国家。毕竟从小到大,他都是这个体制的直接受益者。
首先是他的平壤户口,保证他得以优先考上平壤的大学。非平壤户口的中学生,除非成绩特别优秀,一般只能报考地方城市的大学。即使考上了平壤的大学,毕业后也都会被分配回原地。朝鲜实行百分百工作分配制度,这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真正在理论上实现零失业率的国家。
朴南京上的并不是全平壤最好的大学,作为唱歌艺术特长生,他从小学开始就不断被选人参加各种文艺表演,最大的荣誉当然是十万人团体操阿里郎。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有幸被选中参加表演阿里郎,即使是在后面做翻版,也要经过千挑万选。因为这项大型团体操的总导演正是金正日将军,国家还专门成立了阿里郎委员会。
入选阿里郎表演的孩子们还要接受长达一年的培训,其中几个月是全脱产训练。作为回报,朴南京和同学们会获得礼品,以前只是被褥、背包什么的,现在的奖品越来越丰厚,比如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全是国产货,名字就叫阿里郎二在一切靠分配的国家,这是改善家庭生活的最好方式。
考大学时,朴南京和所有参加过阿里郎的同学还能获得加分。
朴南京读的是普通中学,那些考入重点中学的学生一律不允许参加阿里郎演出。他们的任务是好好学习,考入金日成综合大学或金侧工业综合大学,这相当于中国的北大与清华。
朴南京一度想当演员。在朝鲜,国家特别看重为国争光的表演者,并给他们优厚的待遇,比如平壤去年新建的两栋圆柱形时尚住宅,专门为出国表演《红楼梦》和《卖花姑娘》的演员们而建。那些表现出众的演员,还有机会被封为“人民艺术家”,享受国家配车的待遇。
但父母反对他做演员,觉得那都是吃青春饭。不过,父母的反对也不顶什么用,大学毕业分配,完全由国家说了算。朴南京最终被分配进入涉外部门工作,这好歹让父母松了口气。
朴南京的同事都是清一色的貌美男女,随便放在面色干黄、营养不良的人群中,立即鹤立鸡群。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这些专职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年轻人,也属于为国争光的表演者。
关于未来,他几乎不用考虑,国家会一直负责每个公务员到老死为止。唯一还需要自己去努力的,就是加入朝鲜劳动党,成为党员,起码要经历十年的工作历练,以及思想与忠诚度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