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精选】公里的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篇关于公里的睡前小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睡前小故事公里的睡前小故事:(1):
506公里的思念
也许,在许多年后,当我真正地不再为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落泪时,可能我已经变得成熟、不断老去。
那是遗落在回忆里的一个凛冬,我提着行李箱,独自走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天色渐渐黯淡了下来,清阒的路上行人稀疏,道路两旁亮起万家灯火,每个窗格中都上演着各自的喜悲。
有些冷,我裹紧校服,嘴里哈出的白气令视线有些模糊。
那时的我在外地读书,每周五都会守在汽车站前,期待着哪辆车中会载着我的母亲。有时她会穿一身运动服,背一个老式的旅行包,从车上跳下来,摸摸我的脸问我冷不冷。但更多的时候只是一通电话,说这周不来了,让我好好学习,别想她。我无所事事地等到夜幕完全降临,才挪向车站旁的一家雾气升腾的小店,买两个肉包子,外带一杯老豆浆。
506公里,6小时12分的车程,隔开了我和我的母亲。也许十四岁的少年还不懂什么是想家,只是觉得看不到母亲了,不免会有些难过。听到电话铃声响起的刹那,有一种想要立马挂断的冲动,仿佛那个电话才是把我和母亲分开的罪魁祸首;仿佛只要不接那个号码,母亲就会永远守在我的身边……
时光匆匆,母亲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周日下午我会陪她走到车站,看着她熟练地买票、打包行李的模样,总会不自禁地联想到这些年她所经历的无数个奔波流离的日夜。告别时,拥抱是惯例,儿时高大的母亲如今只够把头贴在我的胸口,我注视着她头上几根刺目的白发,欲说无言。
她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别想她。
目送着那个小小的背影,背着大大的行李包,逐渐被熙攘的人群淹没,我有一种如同溺水的悲伤,不愿转身离去。
一出火车站,看到漫天纷扬的大雪,我终于哭了出来。滚烫的泪水在雪地上灼出一个个小孔,那里面藏着的,是母亲不为人知的坚强。
北方的冬天,只消一片雪,便可荒芜半个人间。
……
在周三的下午,或者某个天色倦懒的黄昏,她有时会突如其来地守在校门口,提着那个花绿的行李包,等着路过校门走向食堂的我。
穿过冰冷的铁栅栏,她的手紧紧地抓着我的手。单位有事,她可能好几周都不能来看我,于是泪眼婆娑地来向我告别。
她说,要我好好学习,别想她。
我用力地点点头,一下子把眼泪都甩出来。
我知道,你也知道。每一句“别想我”都是“我好想你”。
“你走吧,”她说,“我看着你走。
我转过身,没有勇气再回头,我知道她在看我,也知道,她快要哭了,才叫我走。此刻身后的她,一定是那个样子,我也是。
506公里,6小时12分,她来见我,穿越时间和空间,一望无际的思念。
如同一个黑暗的甬道,我摸索着走向前方,不时有一扇扇门打开,然有光照进来。门里,是母亲的笑靥,照亮我前行的漫途。
我不禁想到,如果有一天,当我们的距离足够远,母亲的光无法穿越时空照亮我时,我的世界是否将沦为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但我知道,纵使年华不再,岁月老去,风霜侵蚀了所有记忆,母亲的温度依然会刻骨铭心。
冬至快到了,我嚼著一口白米饭,想着母亲浑圆的饺子和软和的面条,心里挂念的,是距离我506公里的团圆。
公里的睡前小故事:(2):
517公里的思念
除夕夜,天空中绽放的耀眼礼花,辉映门前的大红灯笼。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庆祥和。透过红红的大红窗花,王宝斌一家正在准备年夜饭。
“妈妈呢?妈妈去哪里了?”王宝斌母亲心疼儿孙,做了满满一桌的美食,最后端上一大盘饺子。看到饺子,麦豆就哭叫着要找妈妈。
“来,看妈妈。”王宝斌拿出手机,连接移动数据,打开微信视频,期待着相距517公里的妻子闫春梅。
闫春梅是一名铁路后勤人员。此刻的她,正在延安机务段延安北单身食堂帮厨,正在为单身职工精心准备“年夜饭”。对于她来说,年夜饭分为两种,一种是家人团圆的年夜饭,一种是职工团聚的年夜饭,而她常常选择后者,今年也不例外。
“小梅,怎么不接电话呀!”看着一直没有接通的视频电话,奶奶着急了,想想没有妈妈陪伴的小孙子,直接打电话质问儿媳。
“妈,过年好呀!我这太忙,没有听到。”闫春梅在后厨拿着锅铲,急切地对婆婆说。
“忙、忙,就知道忙。我不管,你人可以在单位,可家你不能不要。”
听到婆婆的训斥,闫春梅一时不知所措,满肚子委屈,加上对儿子、丈夫、家人的思念,她的泪水奔流而下。
细心的同事把她拉到值班室,热心地询问了情况,“小闫,不是我说你,从2008年你参加工作,你就没有回父母身边过过春节,2009年你结婚到现在,麦豆都三岁了,你一次也没有回婆婆家过春节。我若是你婆婆,也会生气。”
“擦把眼泪,赶快发个视频回去。”知心大姐说完,径直走出值班室,顺手关上了房门。
“妈妈,你吃饺子了吗?”视频一接通,就看到一只胖嘟嘟的小手紧紧攥着一只饺子,在屏幕前闪现,画面中都是满满年味和幸福。
“妈妈吃过了,和好多人一起吃的。麦豆乖,听奶奶的话,给奶奶拜年。”闫春梅想到对父母、对公婆的歉意,慌忙又说:“妈,对不起,您在家辛苦了。宝斌,帮忙多做些家务。春节回不去了,我争取正月十五回家过元宵佳节。”
“闫姐,闫姐,开饭了。”门外传来同事的催促,她又要開始忙了。
“妈妈,再见。”每当这个时候,懂事的麦豆总是主动结束视频通话。
“梅呀,照顾好自己。”反倒婆婆有些伤感落泪了,她知道儿媳每年都主动留在单位,是为了陪伴更多没有妈妈陪伴的单身职工过春节,而独独忘记了自己的儿子在宝鸡老家也没有妈妈的陪伴。天涯共此时,伴着电视机里传来欢快的新春序曲,闫春梅的两个家,一个宝鸡老家,一个单位大家,都开启了新春年夜饭,家人们互问祝福,彼此牵挂。
在闫春梅和闫春梅一样的后勤人员的精心准备下,坚守岗位的职工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温馨吉祥的中国年。
又是一年春运时,铁路人聚少离多的故事从无间断。春运故事年年有,今年尤其多,或许她不是小闫,是小王、小李、小张……而他们的故事都一样、却又不太一样。就像闫春梅,她在春节里除了热火朝天的工作,就是无尽的思念,跨越了517公里。
公里的睡前小故事:(3):
幸福24万公里,在行走中陪伴
十年來,单忠雨夫妇用一辆改装“房车”,带着父母一路翻高山,跨江海,行程24万公里,走了大半个中国……
蓦然心动的一刻
年过五旬后,单忠雨决心带父母去旅行。因为在自己即将迈入老年时,他越来越感觉到岁月在父母身上留下的痕迹。
两位老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在沈阳工厂里度过了大半生,扛过了饥饿、贫寒,将三个儿子拉扯大。退休后,二老喜欢出门旅游,刚开始跟着旅行团走,后来岁数大了,旅行团也不收了。
自驾带两位老人去旅行,是单忠雨想拥有一辆房车的初衷。作为一名交通警察,他平时工作繁忙,鲜有时间照顾双亲,心有愧疚。他想,等自己退休了,带着父母,开始一场暮年之旅,满足老人的需求,在行走中尽孝。
2010年,单忠雨购买了一辆“南京依维柯”七座小客车,不到13万元。兄弟三人照着网上的教程,对小客车内部进行了简易改装:座位靠背放倒变成床,再铺上软垫、靠枕;装上逆变器、发电机,用来烧水做饭;安上灯、摄像头、多功能桌,出游时再拎上锅碗瓢盆、茶具水壶;车辆后部有几个柜子存放杂物;后备箱打开后即是一个微型小厨房,满足在野外做饭的需求。
新车试验的第一站去了200公里外的丹东。两个老人躺车上可以看电视、睡觉,透过车窗看风景,觉着“可舒服了”。二老玩得很开心,一路说走就走,说停就停,比跟团旅游自在多了。老人对儿子的“房车”杰作甚是喜爱。
从此,每当节假日、休息日,单忠雨便带上妻子和父母,开上“房车”去旅游。西藏、海南、杭州……虽然如今已87岁高龄,但单忠雨的父亲对走过的地方如数家珍。
像穿越了远古
2016年9月正式退休后,单忠雨开始谋划带父母去西藏。那时父母身体还很硬朗,也想去西藏看看。单忠雨做好了攻略,行进路线,沿途机场、医院位置。他考虑到,一旦父母身体不适,立马折返。
2018年9月,他们从沈阳南下,一路途经北京、西安,玩了二十天才到成都。到成都后,单忠雨接上三弟,一行人提前喝红景天,备好氧气瓶、急救包,以防高原反应,沿318国道进藏。
当车辆开到海拔3000米左右时,单忠雨的母亲付秀英有了高原反应。两天过后,两位老人身体出现了疲乏状态。这时,放弃的念头在单忠雨脑海里慢慢升腾。特别是每次爬高坡颠簸时,单忠雨心底总会自责: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出来遭这份罪。但每次到达目的地后,他都会忘记逃离的念头,高兴地告诉自己,终于挺过来了。
一家人到了西藏左贡,下榻在如美镇。单忠雨在车内觉睡得正香呢,就听见三弟大喊:“地震啦,地震啦,快起来!”这时,单忠雨才感到床在摇晃,他立刻起身往外跑,赶快把父母扶出旅馆。
原来左贡与芒康交界处发生5。1级的地震,此后又发生了几次余震。问了过路车,前路没有危险,他们才收拾行囊上路。此后几天的路上,经常有塌方。即使这样,他们没有退却,开车跨越了“死亡地带”。一家人真切地体验到了患难与共,生死相依。
这一路,他们见识了像水晶一样的冰川。慢悠悠的车和人都驻停在雪山脚下,生火做饭。海拔高了,单忠雨不敢让父母下车。两个老人就仰着脖子趴着车窗边看,像小孩一样问不停:“这叫什么地方啊?像穿越远古似的。”
经历了暴雨、狂风、冰雹、地震、饥饿、寒冷之后,他们终于要到达目的地拉萨了。十天后,85岁的单父清晰记得:晚上8点半,蓝白色的太阳光刺得眼睛受不了;山顶上总能看到飘扬的彩旗;藏民们脸蛋红红的;还有走几步就俯身朝圣的人们……这些都是他一辈子没见过的景象。一路上,许多驴友对他们说:“你们是我心中的偶像!勇士!”
在拉萨待了三天后,一家人从青藏线返回,穿过无人区、青海湖,绕到内蒙古,最终回到东北。
亲戚朋友都夸赞二老,他们心里也美滋滋的,“这一辈子,到险峻的地方去看了,知足了,值得了。”
单忠雨发现,每次旅行回来,父母精神都特别好,这让他更有勇气带他们旅行了。几年时间里,单忠雨夫妇和二弟弟媳,带着父母,去了海南、湖北、江浙、山东、云贵等地,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单忠雨算过,一次长途旅行花销共两三万元。他和妻子、父母都有退休工资,两个弟弟做生意,有时无法同行,也会在经济上赞助一些,小一辈的孩子们也都很支持他们的旅行。
陪伴是比24万公里更长的路
2019年10月,在海南旅游时,付秀英被石头硌了一下摔在地上。单忠雨见状连忙过去查看。躺地上的老人悄悄活动了身子骨,感觉问题不大,装出摔昏迷的样子。单忠雨吓得不轻,这时付秀英“扑哧”笑了。母亲老小孩的举动令单忠雨又气又笑,很快一股幸福快感传遍全身……
新冠肺炎疫情中断了单忠雨今年年初带父母去黑龙江的计划,3月,付秀英突发脑溢血住院。
单忠雨早就为父母的晚年生活做准备。十多年前,他就在单位附近给父母买了套房:一楼,150多平方米,还有个100多平方米的院子。他将小院打理成菜园,安上路灯,架上葡萄藤,砌了石桌石凳,种满青菜和花草。父母没事可以侍弄菜园,晒晒太阳。单忠雨隔几天就会过来探望,帮忙干重活,还教父母用手机看新闻、视频。
今年付秀英病倒后,单忠雨和二弟守在病床前,为母亲端水喂饭、做康复按摩。住院二十多天后,母亲出院回家,两兄弟陪在旁边,侍弄三餐,收拾屋子。
生病后,付秀英心里有些焦虑,她有不少老同事、邻居都已过世了。单忠雨经常开导母亲:“很多比你年轻的都得这病了,你80多岁才得,偷着乐吧。你的任务就是活好每一天。也不用攒钱,想要啥买啥。”
单忠雨一直信奉“管老不管小”。儿子生了两个孩子,他和妻子只偶尔照看下,全靠儿子儿媳自己带。步入老年后,他越发觉得,父母身边更需要亲人陪伴。
也许一两年,也许七八年,父母终有一天会无法走动。陪伴父母终老是一条比24万公里更长的路,但单忠雨说:“这是咱的父母,咱不做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