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对中国人来说,常意味着勤劳,与懒散、懒惰对立。报刊也常称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
这种忙碌的美德也伴随着我来到了法国。我从南京大学到法国做访问学者后,虽然脱离了国内的各种忙碌:应酬的忙碌、单位的忙碌、家事的忙碌但内心的忙碌感依然保持着,人虽然在法国,生活和教学的环境也很安逸除了每星期给法国大学生上不多的课外,其余时间基本都属于自己,但我紧绷的弦、厮sha的心、不可懈怠的斗志一直没有松懈下来,就像一直在战场上作战的士兵,虽然战争已结束,回到了大后方,但还是保持着作战的姿态和对周围高度的戒备状态。
忙得没时间享受生活
这种在国内训练出来的美德使我失去了细细品味生活和享受新生活的机会。一位住在巴黎的法国学者邀请我到巴黎游玩,我嫌花时间和精力,懒得更新自己的生活内容,宁愿像一只蜗牛一样蜗居在自己的房子辛勤地耕耘,对于外面的世界不感兴趣,也不愿意走出去。又有一次阿哈斯旁边的城市举行什么节日庆典,我也没有去,我用忙碌作为理由拒绝前往,我对自己说:我很忙,我去不了,我要看很多很多的书,写很多很多的文章。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忙碌中,新生活、新事物与我渐行渐远,因为自己的忙,对生活尤其新生活没有时间品味,所以也谈不上感知,更说不上享受。
在法国,不仅我忙碌,那些移居法国且已在法国生活多年的华人也一直忙碌着。华人在海外生活的辛酸和辛勤时有耳闻,但这次却是切实地感受到了。我认识的一个开皮包店的吴姨,非常忙碌。她没有休息日,法定的周末两天休息对她来说形同虚设,因为周六她开门做生意。周末很多不上班的法国人逛街买东西,这大好的做生意的时间她自然不会放过。一个月的四个周日,她有一到两次是去巴黎进货。早上开车出去,在巴黎吃个午饭,黄昏回来。法国人的商店营业时间比较短,我曾经去一个电信公司的店买手机卡,该店早上10点开门,晚上7点关门,但在同一条街上的吴姨的店是早上9点开门,晚上9点到10点关门。
据说,法国人很不愿意与中国人做同一行业的生意,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太勤劳了:当法国人早上还在床上睡着觉做着美梦的时候,中国人早已打开店门迎接顾客;当午日炎炎、倦意袭来,法国人关门到附近酒吧喝杯葡萄酒或咖啡的时候,中国人仍斗志高昂地在店里忙碌;当华灯初上、皓月当空,法国人到了回家或去餐馆吃法国大餐,好好享受美食的时候,中国商家则坚守阵地,直至接待完最后一批顾客。
华人要在海外辛苦打拼才能在那个国家站稳脚跟,这也是华人辛勤劳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华人的忙碌也不尽然与生活条件艰辛有关。据我观察,吴姨算是一个已站稳脚跟的人,她在法国从事生产、批发、销售皮包已二十多年,所以经济上也算宽裕,在阿哈斯她有一套房子,在法国巴黎她也有一套房子,她有三个门店,两个女儿都已大学毕业,一个是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现帮助父母打理生意,另一个女儿在德国打工。
忙碌的理由很多
我曾到她家去过,惊讶于她有那么好的经济条件却没有好好地把家装饰一番,让家变得舒适和有情调些。也惊讶于她家拥有三部汽车,但吴姨和她丈夫几乎没有出门在欧洲旅游过,虽然他们来法国已20多年。她的生活很简单,她和她丈夫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店里面。晚上回来早一点,就自己做饭,回来晚就在外面简单吃一顿。她和老公在家唯一的娱乐就是看国际中文频道。偶尔有周日不去巴黎进货,就在家睡觉,把平时欠的觉补回来。
我说:吴姨,你跟你老公打拼了一辈子,该是歇歇的时候了。她说现在还不能歇,要给自己和丈夫买老了的时候用的巨额保险,这样将来干不动的时候,每个月就可以靠保险养活自己。我说:你老了没钱,法国政府不是会给你困难补助吗?她说有补助,但每个月不过五六百欧元,只够买面包吃,只能维持生活水平的最低线。我说:你女儿都已长大了,你俩生活够吃够用就够了啊。她说她还要继续为女儿赚钱和存钱,说不定女儿将来某一天会过得不好,需要他们的帮助,而且为女儿赚钱和存钱,也是为了让女儿生活得好一些。
我又说:吴姨,你有三个门店,自己又忙不过来,多雇一些人手,这样你就会轻松些。她说法国人每工时的薪水很高,政府规定每小时不能低于5~7欧元,找一个全职上班的,每月要付给对方很多钱,她宁可要一些兼职的中国学生临时来帮一下忙。
吴姨忙碌的理由很多,相信她即使退休后照样也会忙碌下去:她会给女儿带孩子,或者在家里做家务。遗憾的是她大半辈子生活在法国,却因为忙碌没去过法国南方普罗旺斯看看那里的薰衣草,没去荷兰阿姆斯特丹看郁金香,没去巴黎圣母院看广场前的鸽子成群地飞翔。虽然吴姨每个月都去巴黎,甚至她所居住的城市就有一个花园,那里有各样的菊花、郁金香等,但吴姨就是很少去。
王维说,人闲桂花落,只有人闲的时候,才能听到桂花落地的声音。只有当人的忙碌、嘈杂和喧嚣退去时,才能聆听到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感受到世界深处的生机勃勃。
愿吴姨有闲的时候。也愿我回国后,不因为忙,失去感受生活的美和在生活的深处停留的能力。因为,忙碌、喧嚣和所谓的成功仅属于生活的表象,而对生活深处的开掘需要我们心灵之眼的转向,就像一位哲人所说:对生活观看到多少,取决于你观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