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扫地的故事大全3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篇关于扫地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关于扫地的故事大全(1):
花三天时间培训扫地
东京迪士尼对清洁员工非常重视,即便扫地的员工是暑假打工的学生,迪士尼也要用3天的时间培训他们。
第一天上午要培训如何扫地。扫地有3种扫把:一种是用来扒树叶的,一种是用来刮纸屑的,一种是用来掸灰尘的。怎样扫树叶才不会让树叶飞起来?怎样刮纸屑才能把纸屑刮干净?怎样掸灰才不会让灰尘飘起来?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都有严格培训。而且扫地时还另有规定:开门时、关门时、中午吃饭时、距离客人15米以内等情况下都不能扫。
第一天下午学照相。十几台世界最先进的数码相机摆在一起,各种不同的品牌,每台都要学,因为客人会让员工帮忙照相,可能会带世界上最新的照相机来这里度蜜月、旅行。如果员工不会照相,就不能照顾好顾客,所以照相要学一个下午。
第二天上午学怎么给小孩子包尿布。孩子的妈妈可能会叫员工帮忙抱一下小孩,但如果员工不会抱小孩,动作不规范,不但不能给顾客帮忙,反而会增添顾客的麻烦。不但要会抱小孩,还要会替小孩换尿布。
第三天学辨识方向。顾客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每一名员工要把整个迪士尼的地图都熟记在脑子里,对迪士尼的每一个方向和位置都要非常地明确。
训练3天后,发给员工3把扫把,开始扫地。如果在迪士尼里面,碰到这种员工,人们会觉得很舒服,下次会再来迪士尼,也就是引客回头,这就是所谓的员工面对顾客。
关于扫地的故事大全(2):
18岁,父亲将我“扫地出门”
2001年6月30日。这一天是我18岁的生日。为了庆祝我终于成年,父亲郑渊洁送了我一辆奥迪a6,我赶紧奔下楼观看新车,却发现方向盘上还搁着一盒安全套。郑渊洁站立在一旁笑呵呵地对我说:这盒安全套是你长大的纪念。我希望将来有了个孙子,就连孩子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郑渊洁。我只顾兴冲冲地捣鼓着新车,没理他的话茬儿。
郑渊洁接着正经八百地告诉我说:从明天起,你就不能向我要钱了,住在家里就得交房租、水电费、伙食费,咱俩出去吃饭都得aa制。接着又说,这就像汽车有保修期一样,人生也有保修期。人的保修期就是18岁,如果18岁之后还要由父母管,那就是废品、次品。没问题!我爽快地答应着。因为从我15岁开始,他就不停地对我说过18岁之后,我就不管你了之类的话。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危机意识,开始为养活自己而考虑了。我先是和一些在网络上认识的朋友利用各自所学的电脑知识,合伙给别人设计网站,后来向一些网友学着炒股,三年竟也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4万元。轻而易举地就挣到了大把的钞票,所以18岁开始单飞的时候,我真是踌躇满志,以为自己真是了不起了。我坐在家里,得意洋洋地发出成百上千封的简历,有在网上发的,有用信寄的。然而,残酷的现实敲醒了我。一连几个月过去了,我没有接到一个面试通知。终于,有一个招聘保安的单位让我去面试。负责招聘的人看了看我,又看了我的简历,有些诧异又有些鄙夷地问我:18岁,北京户口,小学毕业北京户口最次也是初中毕业的。你是不是残疾啊?那人一边说话还一边敲了敲我的腿。你才残疾呢!你不想要我,我还不想干呢!我收起简历,气鼓鼓地回了家。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了父亲在小时候给我编的教材里多次提到的对待工作的态度:到一个公司,比如去微软扫地,人家要两千的月薪,你进门一千也干,然后给公司的某个不合适的制度提建议,能用你的人自然会发现你,给你应得的待遇。而一流的公司,一定会有能用你的人。意识到自己态度的错误,我赶紧回到那家公司,可遗憾的是,那家公司的招聘已经结束了。我只好闷闷不乐地回了家。回到家里,看到我不开心的样子,郑渊洁想走过来和我说点什么,却始终没有说。我也十分想向他倾诉一下内心的不快,郑渊洁漠然回屋的那一刻,我竟有些微微地怨恨这个父亲:不帮忙就算了,和我说几句话,安慰一下也不行吗?那晚,我睡得很晚,同时也听到隔壁屋中,父亲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声音。第二天出门找工作前,我看了一眼父亲的房门,他早已起床,正坐在桌前吵吵地写着。我知道,他又在写他的童话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我2岁时,父亲带我坐火车去太原看望爷爷奶奶途中的情形:那天,我们坐的是软卧车厢,当时车厢里还有一位香港旅客,他在午餐时,拿出一桶方便面,用开水泡了吃。在那时,我从来没见过那样的食物,于是小声对郑渊洁说,我也想吃。父亲内疚地看了看我,回到家里便向全家人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我要加速一个人写一本期刊的想法,我要将自己作品的利益最大化,以使自己的孩子能吃上用开水一泡就能吃的纸桶方便面。为了我吃纸桶方便面的愿望,父亲创办了《童话大王》。小学毕业时,为了让我自由自在地成长,父亲将我领回家自己教。在教我的同时,他也更加努力地写作。我曾多次听他对朋友们重复着一句话:万一我的教育失败了,我得挣下一笔家产,让儿子将来也有个保障。他要是不爱我,就不会去创办《童话大王》;他要是不爱我,就不会笔耕不辍,一个人坚持写作了近20年。18岁之前,父亲已经为我做得够多。而现在,的确到了我回报父亲的时刻。想到这里,我打起精神,继续出门找工作。这时刚好有个朋友让我帮着找一个人到超市扛鸡蛋,一箱5毛钱。我十分诚恳地对这位朋友说:那我去吧,好歹能挣个汽油钱。在朋友惊讶的目光中,我每天开着那18岁的生日礼物奥迪a6去超市扛鸡蛋。一些认识我的朋友见我扛起了鸡蛋,纷纷对我和父亲冷嘲热讽:大作家的儿子竟然在超市扛鸡蛋!郑渊洁的教育失败了。扛鸡蛋扛了三个月后,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家报社招网络技术人员,觉得这个很适合我,想在网上给他们投一份简历。父亲这下再也沉不住气了,主动帮我策划:你得主动,要亲自上门求职,先打入进去,哪怕一个月只给300元。你学历低,但对企业的忠诚度高啊。于是,我精心准备好资料主动上门求职了,招聘方看到我的小学学历仍不免心里打鼓。我信心十足地向对方说:别看我只有小学学历,但我的技术很高,很多大公司的网页都是我做的。不信,我操作给你们看。我在电脑前演练了一下自己的网络技术,并翻出制作过的网页给招聘人员看,还向他们承诺马上就能帮报纸建一个网站,不收费。于是,第二天,我就去这家报社上班了。在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那一天,我十分兴奋地开着那辆奥迪a6把父亲拉到了家附近的一家海鲜店,拿着菜单像个暴发户似的对着他说:今天不用aa了,我请客,想吃什么随便点。父亲笑眯眯地看着我,然后沉着地点了两道菜:醋溜土豆丝、烧冬瓜。紧接着,他说出了更加让我惊讶的话:以后一个人住要省着点花,要交房租、水电暖气,还要交女朋友,要好好计划。我听出了父亲话外的意思,他这是要把我扫地出门了。于是,我搬出了那个生活了近20年的家,在东四环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完全独立的生活,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回到家中与父母团聚。关于扫地的故事大全(3):
扫把不扫地,当然要成精
在我们老家湖北浠水的乡下,传说任何一件家庭用品都能成精,扁担可以成精、筷子可以成精、桌子可以成精、凳子可以成精,可是它们成精的条件太苛刻了,一是要年头久,最少要六十年,二是不能被脏东西污染,脏东西就是粪尿、女人卫生用品之类的。所以真正能成精的那是非常非常少。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扫把精的故事,这是我小时候从村里老人那里听来的,据说确有其事。那还是解放后不久,我们村有个女的叫张爱华,现在还活着,我们叫她张奶奶,那时只有二十五岁,有个儿子三岁。有一段时间,每天她下地干活回来,发现自己床上的被子总是乱糟糟的,可她每天起床后就会把被子叠好啊。她感觉到非常奇怪,可也没去深究,毕竟饭都吃不饱,没这闲工夫管这个小事。
没过多久,一天下午,她家来了一个挑货郎担的人。那个货郎先生开口就问她要钱,还说:你家孩子真不懂事,不给钱就拿东西。张奶奶感觉一头雾水,说:不要瞎说!我儿子才三岁,怎么可能去你的担子上拿东西!货郎先生说:不要欺负我是外乡人,天地良心叻!刚才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从我这里拿了一朵红头花,不给钱就跑了,我明明看见跑进你家门的,你还想不承认啊!张奶奶听这人说话一点也不客气,也生气了,加大嗓门吼:我家没有女儿,你这货郎想pian*人钱啊!两个人吵架的动静越来越大,村里的人都来围观,大家都给张奶奶作证,说她家的确只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可货郎不相信,以为是他们一村的人合起伙来欺负外乡人,就说:你们也不要pian*我了!你让我进去搜,如果真搜不出来,我今天就把这一挑货都赔给你!张奶奶也是理直气壮:搜就搜,我家没有女儿,你还真能搜一个女孩儿出来?货郎先生进屋搜。张奶奶家的房子也不大,总共才五间屋子,很快就被货郎来回搜了两遍,当然是没有搜到他说的那个女孩子。张奶奶蛮得意地说:货郎,刚才说的话不能反悔,你搜不到人,那些东西都归我了。货郎也心疼,那一挑货可是他的全部家当,刚才明明看见女孩跑进来的,这里也没有后门,怎么就找不到人呢?他心里紧张,习惯性的四处看,突然,他看见堂屋一侧的墙上挂着一朵红头花,正是刚才那个女孩拿走的!货郎高兴地喊:看!你们家的孩子把我的花藏在墙壁上了!看你们怎么抵赖!张奶奶一看,大吃一惊,怎么墙上突然多了一朵红花!这朵红花挂在钉子上,位置很高,要用梯子才能挂上去的,原来这个钉子上是挂着一个高粱扫把。货郎先生一定要张奶奶赔钱,张奶奶有口难辩,就坐在椅子上哭。这时村里一个老先生走出来。这个老先生原来是个说书先生,走南闯北几十年,到老才会我们村,他说:小伙子,先别着急,这里面还有古怪呢!老先生让人搭梯子把红花和扫把取下来,把红花还给货郎,把扫把拿到门前的空地上,东张西望了一回,看见不远处有一坨猪屎。老先生用扫把去扫猪屎,才扫一下,就听见有个女孩在喊:好臭,好臭!快别扫!在旁边围观的人都听见了。老先生又让人拿火把和柴油来,将扫把点着火,那扫把烧得流血,还在喊:疼!疼啊!有胆小的人害怕,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先生说:大家别怕!这是扫把成了精!刚才已经用猪粪破了它的道法,现在烧死就没事了!大家又问扫把怎么也能成精。老先生说:扫把不扫地,当然要成精!张奶奶说:这个扫把听说是我公公的父亲年轻时自己扎的,当时扎了很多,就挂在上面,用到最后一个时,他去世了,这个扫把就一直挂在上面,也没取下来用。算来也有七八十年了。老先生会说:家里的物件都要用起来,长时间不用的也要经常用脏抹布去擦,不然就会成精害人。烧完扫把精之后,张奶奶的儿子再也没有半夜无缘无故的哭闹,张奶奶的丈夫每天夜里也变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