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典故事_一条路的儿童故事6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条关于一条路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只征一条路
1。遇阻
这几天,村主任邵武遇到了件头疼事。本县的一家龙头企业瑞阳公司想在邵武他们村边的天湖边建个度假村,要从村头走一条路。除了邻村的地外,那路正好经过他们村黄家承包的一片山地。只征一条路,邵武原以为只需自己上下嘴唇动一动的事,没成想黄家不同意。
邵武感觉自己村主任的威信受到了严重挑战,不但在村里人面前没了面子,更主要的是乡长那儿没法交代。瑞阳公司已经找了乡里,乡长把这活交给了邵武和邻村的村主任,并且告诉他俩,这事办不成,他俩这村主任可能就当到头了。
虽然邵武是大伙选上的,可是离开了乡长的支持,他邵武再能也玩不转。邵武知道乡长这话的分量。
以前,邻村村主任做事都不如邵武,没想到这次在征地上跑到了邵武前面。现在眼瞅着邻村两家被征地户的补偿款都到位了,邵武这边还一点动静没有,乡长不找他,邵武自己先毛了脚丫子。
黄家除了70多岁的老太太,还有两个儿子,老大黄一胜在县财政局干副局长,老二黄二利在家务农。弟兄俩都是大孝子,前年老太太犯了心脏病,弟兄俩及时送到了医院,尽心尽力治疗,要不老太太早过去了。
在邵武印象中,老太太很好说话,村里有什么事,她不说是第一个支持,也从来没在背后使过绊子。何况,每年过年过节,邵武都以村里的名义,拿着慰问金、提着肉去看望老太太。虽然钱和肉是上面发来给困难户的,但给谁不给谁还不是村主任说了算。从这点上,邵武感觉老太太不会为难他。可是万万想不到,征地这事,老太太不同意。
其实,邵武并没听见老太太的话,话是从黄二利的嘴里传过来的。邵武感觉,不是老太太不同意,是老太太的俩儿子不同意,尤其是大儿子黄一胜,在县财政局工作,肯定是这家伙在老太太背后支招。
那天县国土局来了人,乡里来了人,瑞阳公司也来了人,黄二利代表老太太也到了场,起先一切顺利,量地、数树、对照补偿标准划价,没有一点杂音,可是等国土局的工作人员把一张写有补偿总价5505。6元的单子递给邵武,邵武看了看又递到黄二利手中时,黄二利盯着单子看了足足有五分钟,说了句:这事我做不了主,得去问俺娘。然后丢下那张单子,抬脚走人了。任凭邵武在后面怎么叫,黄二利就是没回头。
黄老太太现在在县城大儿子黄一胜家里住。邵武想给老太太打个电话问问,想到老太太有心脏病,他把拿起的电话又放下了。邵武想给黄一胜打电话,这才想起自己连黄一胜的手机号码都没有,而且黄一胜家里的电话也没有,刚才还想给老太太打电话,那简直是瞎扯。他这才注意到这么多年了,自己忽视了跟黄家兄弟的交往。
邵武平时跟黄一胜交往不多,主要是邵武年龄比黄家兄弟大,又是长辈,他感觉自己没必要去巴结这个黄一胜,再说村里现在的情况,还不至于到了去巴结黄一胜的地步。邵武就想还是找黄二利,黄二利在村里住,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好说话。
下午三点左右,邵武陪着乡里、国土局和瑞阳公司来量地的人酒足饭饱后,刚刚回到村里,一步三摇往家走,正好碰到黄二利。
二侄子,俺嫂子怎么说?同意吗?邵武一直称呼黄老太太嫂子,称黄家兄弟侄子。
也不知俺娘中了啥邪,好说歹说就是不同意。我这不是刚想去跟叔你汇报这事吗?黄二利摸了摸乱蓬蓬的头发说。
为啥,五千多块钱不是钱?嫂子她不想要这钱?
谁知道俺娘咋想的。她说现在就靠这点地过活了,不给20万,地不让征,路不让走。黄二利倒也爽快。
邵武虽然喝了不少酒,但心里清楚,一条长50米、宽8米的路,老太太竟然狮子大张口要20万,这钱是土坷垃,随手一抓一大把啊,哪有这样的好事?再说瑞阳公司征这条路,已经跟自己谈好了,人家公司总共答应给5万块,除去给承包户的补偿,剩下的全部归村里,到时自己动动手脚,这些钱就基本归自己一个人所有了。本以为这次是财神爷自己找上门来了,没成想老太太要断他的财路。邵武有点急。
有啥事,叔你去问俺娘吧,俺也说不清楚。黄二利一看邵武红了眼,扔下这句,又溜了。
邵武连气带急,酒醒了一半。他再次把老太太不同意这事的责任推到了黄一胜身上。黄一胜现在是县财政局的一名副局长,老太太早不去他家,晚不去他家,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去他家。这个黄一胜真不地道。
老太太有心脏病,他不敢招惹,邵武决定到县财政局去惹一惹这个黄一胜,看看他到底是哪尊神。
2。上门
第二天上午,邵武早早去了县城,在县财政局门口被门卫拦下了。门卫一听说是找黄副局长的,赶紧打了个电话,邵武听门卫在电话里嗯嗯地应答着,基本没说话。最后,门卫把电话一扣,转身对邵武说:黄副局长下乡调研去了。今天不在家。你若信得过我,有事我替你转达,要是信不过,你改天再来吧。
邵武一听,黄一胜这是有意躲他呢。
也没啥事,就是怪想俺这个大侄子了,有日子没见了,想跟他说说话。没啥事,等我有空进城再来找他吧。兄弟,等他回来了你替俺给他捎个好。放心吧,兄弟,不打扰了。邵武心里清楚,自己找黄一胜这事,怎么说得出口,尤其是面对一个门卫。邵武只好回去了。
回到家的邵武越想越憋屈,你黄一胜是皇帝老爷怎么的,乡下来人连个面都不见,别说我邵武是村主任,就是村里去的乡亲你黄一胜也不能躲着不见啊?邵武这么一想,更坚定了黄一胜在征地这件事上,背后给老太太支招的念头。
邵武回到村里找到黄二利,跟他要了黄一胜的手机号码,考虑了许久,终于把那个号摁了出去。电话响铃,可就是没人接。邵武就想,肯定是黄一胜不接电话。哼,跟我玩阴的,你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我去你单位门口等,不怕等不到你。
好在村子离县城不远,邵武sha了个回马枪,二次进了县城,直奔财政局,在人家大门口的路沿石上一屁股坐了下来。邵武心想这是啥事啊,为了从地里走一条路,自己这村主任受这份罪,在村里谁敢这么对待自己啊。
还别说,这回还真让邵武把黄一胜给逮着了。当时黄一胜从楼上下来,正要上车,邵武从地上站起来,一个健步蹿过去,一把抱住黄一胜的一条胳膊:大侄子,可让我等到你了。你不是下乡了吗?咋从楼上下来了?
上午邵武走时,黄一胜早从门卫那儿得到了消息。只是这次邵武回来没去门卫那儿,而是坐在门口的路沿石上,门卫没注意,所以没向黄一胜通报;再说就是门卫看到了,每天那么多人,也不一定能记得住。
因为知道邵武是去而复返的,所以黄一胜赶紧说:我下乡刚回来,刚回来。叔,你找我有事吗?
那征地的事,你家老二跟你说了吗?邵武一看抓住了黄一胜,管他黄一胜早就藏在楼上还是真的刚回来,办正事要紧,赶紧开了口。
啥地的事?我今晚还有个招待,实在走不开,要不非请你去家里坐坐不可。黄一胜一听邵武的话,赶紧转移了话题,再说,俺娘也怪想你的,这几天净念叨你。说着,不管邵武怎么说,钻进车里,走人了。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留一条路给别人
上国中时,有一次与爸妈吃饭,我发现爸爸每吃一两口饭就会将饭碗放下,左手摩擦裤子几下,然后再继续吃。
问了妈妈以后我才知道,原来爸爸因为长时间将手浸泡在冰水中,用手搅和冰水来保鲜鱼货,手部末梢神经受损,捧碗时手掌无力,须借摩擦才能拿起饭碗。
常有人对我说,家里做鱼货买卖,常有海鲜吃,实在幸福。我会回答,如果可以,我希望父母不要做那种生意,因为真的很辛苦,必须早出晚归,凌晨时分就得出门,整天泡在鱼腥味之中。我和父母同住,却一连数星期见不着他们,因为醒来前他们已经出门,入睡后他们也还没有回家。
高二那年,有一次回家,我看见父母比往常早归,心想今天怎么了?爸爸要我跟妹妹收拾行李,住到外地的表哥家,我看到父母无奈而惊恐的眼神,心想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爸爸的朋友因为犯了案,为求跑路费向爸爸借钱,爸爸不答应,他就恐吓说要绑架我与妹妹。为了安全,爸爸决定要我与妹妹暂住在亲戚家,由他和妈妈面对歹徒。开玩笑!钱是辛辛苦苦用老命赚来的,岂能说给就给,反正钱没有要命一条!
就这样,我度过第一次离家的日子。也许因为恋家,所以不断打电话回去,有时父母未接电话,心头顿时就慌起来。于是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跟父母一起面对,我便和妹妹一起回了家。
爸爸说:“我知道你们会回来,算了,钱就给他好了。家人分离,滋味很难受。”
不过也因为这件事,爸爸决定不再做鱼货买卖,因为码头边有许多流氓靠勒索过活,他不想以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去填那些人的嘴。
后来我上了大学,法律研究生毕业后,有一天我告诉爸爸说,我要把那个人送入监牢。
然而我万万没想到,当初满怀悔恨与不舍的爸爸竟笑着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初若不是他的恐吓,我也不会提早退休,也许今天我跟你妈已经操劳死了。”
爸爸说:“也许是神的旨意吧,发生这样一件事,使我有了休息的借口。”
他又说:“日后你坐到审判席上,得多想想别人的处境,给犯错的人一条路走。”
我不大愿意接受这样的教诲,因为那件事对我而言,曾经是个可怕的梦魇,不过,想起现在健康的老爸,与当初吃碗饭就费上半天工夫的老爸,也许老天爷真的自有安排。而且那个歹徒案发后就发现罹患癌症,在爸爸跟我聊起这事的几天后就过世了。
有一个健康的爸爸,这该感谢那个歹徒吗?我不会如此想,但会牢记爸爸的话:“无论你多么愤怒,都不要忘记留一条路给别人走。也许神明自有安排!”
一条路走到底
她魅力四射,甜美的笑容灿烂地绽放,出现在许多知名财经刊物封面上,照片的下面有行文字:我的成功没有秘诀,只不过比别人多了点耐心!
她14岁时,因家境贫寒而辍学,为了能让自己有口饭吃,她在湖南益阳一个名叫衡龙桥的小镇上卖茶水。就是置张小桌,烧一大壶茶水,然后倒在杯子里,一毛钱一杯。可她人小,摊位也小,太不起眼了。有时,一天卖出去几杯,本钱都挣不回来。
就这样撤走?她不甘心!别人能赚到钱,她想自己也一定能赚钱。后来,她把杯子换了,只是比别人的大一号,并且每只杯子上盖一块方方正正的小玻璃片遮挡灰尘。只要有客人喝完茶,她都要上前问问够不够,不够再添不要钱。客人放下杯子后,她便会耐心地、不厌其烦地洗杯、添水、盖玻璃片慢慢地,大家觉得她的茶水卫生,而且喝得过瘾,光顾她摊子的人多了起来。
她17岁时,原来的同行大多嫌卖茶收入低又繁琐而另谋出路了。可她不想半途而废,但那时,已经没有人喝一毛钱一杯的茶水了。口渴的人买瓶矿泉水,还能带着走。她又想到了卖保健茶,于是她把摊点搬到了益阳城里,卖当地传统的风味擂茶。擂茶制作起来很麻烦,要加冬草药和许多配料,要细细研磨。刚开始,初来乍到,生意冷清。后来,她又使用比旁人胖了一圈的碗,一碗可以卖3至5元。然后,她比别人多了一份耐心,配制出多种不同口味的擂茶。让每一碗茶都能喝出独特的风味。不久,她的小生意又做得比别人红火。
20岁时,是大姑娘了,她仍坚持在卖茶。不过卖的地点改在了长沙,有了间小店面。这时已经进入品茶时代。她在店中央摆着根雕茶几,每有客人进门,她必耐心地泡上热乎乎的茶请人免费品尝。她还在店的一侧设了个卫生间,凡是过往行人都能免费如厕,放松后还能喝上一杯她亲手泡制的香气浓郁的茶水。客人尽情享受之后,出门时或多或少会掏钱拎上一两包茶叶。对不买茶叶的客人,她也一样躬尽情谊。客人和茶商慢慢地都喜欢到她店里来。而且,她培养了一批品茶人。
她的耐心让她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顾客和越来越多的朋友。通过朋友的介绍,她开始在其它城市开茶庄分店,还是一样的经营模式,请人免费品茶,培养品荼人,然后茶叶一包一包地卖出去。
24岁时,她已经卖了10年的茶水。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有了她开的茶庄,她成功了!她魅力四射,甜美的笑容灿烂地绽放,出现在许多知名财经刊物封面上,照片的下面有行文字:我的成功没有秘诀,只不过比别人多了点耐心!她就叫孟乔波。
到今年盂乔波已整整卖了20年的茶水,现在她在全国拥有40余家茶庄,遍布长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她还把茶庄开到了香港和新加坡。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们一提起她的名字,无不竖起大拇指。
不知我们中间有几人能把一杯茶水坚持卖20年之久?何况在如今风起云涌的商界,总是不时冒出各种各样快速致富的神话。但她做到了。她说:我只是个卖茶的,也永远是卖茶的,我一定会一条路走到底。若干年后,你会发现本来习惯于喝咖啡的国度里,也会有洋溢着茶叶清香的茶庄出现,那也许就是我开的!
成功的因素不只取决于你有多高智商,或继承了多少遗产。真正的成功,应该是时间与耐心的混合物。
两个女人一条路
这几年,村里坑坑洼洼的土路全都修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自然要选个管护员出来,负责道路的清扫维护。这工作看着辛苦,却是份不折不扣的美差,郝丽洁和李大美两个人争着要干。可惜,路只有一条,人也只能选一个,经过村领导的考核,郝丽洁最后胜出,美滋滋地上岗去了。
这下李大美可不高兴了,丈夫常年在外,土地都流转出去了,她正愁闲着没事,好不容易来了好差事,却被郝丽洁抢了去!李大美越想越窝火,就想方设法给郝丽洁使坏,不是偷偷往路上堆放垃圾,就是悄悄把垃圾桶推进水沟里。有一回她被郝丽洁逮个正着,郝丽洁问:垃圾桶就在眼皮底下,你干吗非把垃圾倒在大道上不可?李大美阴阳怪气地说:我要是不往道上倒垃圾,你扫啥啊?总不能白白领这么多工资吧?
郝丽洁不跟李大美一般见识,一声不响地把垃圾清理干净了,望着郝丽洁远去的背影,李大美得意地哼起了小调。
這天,李大美在家闲着没事,看着窗外整洁的道路,心里那股无名火又蹿了起来,就想再搞点破坏。正好床底下堆了不少杂物,多年也不曾清理过,她便随手掏出一双脏兮兮的旧皮鞋,扬手扔在了路面上。回到屋里,李大美的心情好了许多,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睡了过去。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她的相好二柱子,但俩人正卿卿我我时,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李大美立刻被惊醒了,睁眼一看,外面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噼噼啪啪打在窗户上,竟是下起了暴雨。她坐在床边,迷迷糊糊地又想起了二柱子。他俩好了很久了,之前二柱子还给她写过一封信,她没舍得销毁,一直留着,就藏在一双旧皮鞋里
想到这里,李大美猛然打了个冷战,她刚刚扔在大道上的那双鞋,好像就是藏信的那双!如果被郝丽洁直接处理掉也就罢了,万一被人捡起来拿走,看见那封信可就麻烦了。终于,雨停了,李大美急忙跑到外面找那双旧皮鞋,可大道上干干净净空空荡荡,哪有什么鞋的影子?她又去看了看垃圾桶,只见那双旧皮鞋相依相靠着躺在垃圾桶里,她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可捡起鞋来掏了又掏,里面空空如也,那封情书不见了。
你拿着双旧鞋发什么愣?
李大美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郝丽洁,立刻堆起了笑容:郝姐,这双鞋是你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的?
郝丽洁冷笑道:是啊,你要是不往大道上扔垃圾,我还真就没啥事干了。
李大美红着脸说:郝姐,你别往心里去,以前是我不对,都怪我这张破嘴瞎说!我问你,你看见皮鞋里的东西了吗?
郝丽洁点了点头:看见了。见李大美吓得一哆嗦,她又说:里面的东西我看得清清楚楚,本来打算还给你,可刚才在河边洗手时,它掉进水里被冲走了。
李大美本以为自己做的事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还是露出了马脚,事到如今,必须把郝丽洁的嘴封住,不能让她把事情宣扬出去。从此李大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但不捣乱了,还主动帮助郝丽洁清扫路面,搬运垃圾,再苦再累也不吭一声。郝丽洁是个厚道人,她想:虽然我手里有她的把柄,可也用不着她每天白白替我干活啊!她越琢磨越过意不去,就真心对李大美嘘寒问暖,像亲姊妹一样。一向没啥朋友的李大美也终于有了个能说话的人,俩人越发亲密了。
这天,李大美在屋里发现一只老鼠,刚要抓它,却见它一头钻进了床下。李大美忙把床下的东西全都掏了出来,最后在一只旧皮鞋里找到了鼠窝,老鼠被就地正法后,她惊讶地发现,老鼠絮窝的材料是堆纸屑,从支离破碎的字迹来看,正是二柱子写的那封信!原来藏情书的是此鞋而非彼鞋,当初郝丽洁根本就什么也没看到,是故弄玄虚,借机敲诈,害得她李大美当了这么长时间的义工!顿时,李大美怒火中烧,她卸下精神负担就有了底气,立刻打算去找郝丽洁算账。刚要出门,却见郝丽洁匆匆地朝她家走来,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她把脸一沉,双手叉腰,劈头就说:你来得正好,我问你件事
没等李大美把话说完,郝丽洁抢过话说:我也有一件事问你。
我先问你!
我的事急,还是我先问吧,现在乡村道路升级,管护标准也提高了,要增加一个管护员,领导让我再找个人,我问你,你想干不?想干的话我马上报上去,人家还等我回信呢。
真是美事从天降,李大美一身威风荡然无存,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满脸堆笑地说:我干我干,郝姐你快给我报上去,快点,别耽误了!
好吧。郝丽洁当场打了个电话,把李大美的名字报了上去,这才问道,大美,你有啥事?说吧。
没、没事了,真的。
郝丽洁嗔怪道:你这个人真是有毛病,一阵风一阵雨的。说着,她帮李大美把屋子收拾了一下,两人一同干活去了。
李大美终于当上了道路管护员,有了不错的收入,也找回了自信,她打算给郝丽洁买份礼物,想了很久却不知道买什么好,最后在银店打了一枚银戒指。一枚银戒指不值多少钱,可她却下了很大的决心。原来,当初郝丽洁的丈夫送了她一枚花纹别致的银戒指,李大美也喜欢得不得了,有次趁郝丽洁在河边洗衣服,摘了戒指的工夫,李大美鬼迷心窍,悄悄把它拿走了。当时李大美一口咬定不是自己干的,还假惺惺地对天发誓,说戒指肯定是不小心掉在河里了,如今她想起郝丽洁的好,心里愧疚,就想把戒指还给她,跟她道歉。可偷来的东西不敢露面,东藏西掖,怎么也找不到了,李大美索性叫人原样打制了一枚。
然而,郝丽洁拿到戒指后却大惑不解,皱着眉问: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的戒指不是已经找到了吗?李大美顿时惊讶不已:找到了?在哪找的?
不就在那只旧皮鞋里吗?你还刨根寻底地问过呢!
原来,那天郝丽洁拾走李大美扔在路上的鞋子时,看到一枚戒指从里面掉了出来,捡起来一看,正是自己丢的那个。她顿时什么都明白了,但戒指已经找到了,她便不打算追究,就默不作声地收了起来,李大美问她时,她就一语双关地谎称丢在河里了。
李大美恍然大悟:咱俩说的不是一回事,那天我问你的不是戒指。郝丽洁一头雾水:不是戒指又是什么?
李大美满脸绯红,支吾了半天说:郝姐,我不把你当外人,就实话告诉你,你可千万千万为我保密。听完李大美的话,郝丽洁也说了实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和二柱子的事谁都知道。姐姐我可要提醒你了,以前你在家闲着,难免生出些乌七八糟的事情。现在你有份正经营生,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可得好好过,别做那些糊涂事啊。
嗯,我记住了。
一条大道,被两个女人扫得干干净净。
多一门技艺,多一条路
只有一个洞穴的老鼠很快被捉。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着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内,垃圾桶之中有很多剩余的饭菜,对于老鼠来说,就好像人类发现了宝藏。
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范围大挖一顿之际,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肝胆俱裂的声音,那就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它们震惊之余,更各自四处逃命,但大花猫绝不留情,不断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走避不及,被大花猫捉到,正要向它们吞噬之际,突然传来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令大花猫手足无措,狼狈逃命。
大花猫走后,老鼠首领施施然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利无害,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们一命。
温馨提示:多一门技艺,多一条路。不断学习实在是成功人士的终身承诺。
一条路走到底
她魅力四射,甜美的笑容灿烂地绽放,出现在许多知名财经刊物封面上,照片的下面有行文字:我的成功没有秘诀,只不过比别人多了点耐心!
她14岁时,因家境贫寒而辍学,为了能让自己有口饭吃,她在湖南益阳一个名叫衡龙桥的小镇上卖茶水。就是置张小桌,烧一大壶茶水,然后倒在杯子里,一毛钱一杯。可她人小,摊位也小,太不起眼了。有时,一天卖出去几杯,本钱都挣不回来。
就这样撤走?她不甘心!别人能赚到钱,她想自己也一定能赚钱。后来,她把杯子换了,只是比别人的大一号,并且每只杯子上盖一块方方正正的小玻璃片遮挡灰尘。只要有客人喝完茶,她都要上前问问够不够,不够再添不要钱。客人放下杯子后,她便会耐心地、不厌其烦地洗杯、添水、盖玻璃片慢慢地,大家觉得她的茶水卫生,而且喝得过瘾,光顾她摊子的人多了起来。
她17岁时,原来的同行大多嫌卖茶收入低又繁琐而另谋出路了。可她不想半途而废,但那时,已经没有人喝一毛钱一杯的茶水了。口渴的人买瓶矿泉水,还能带着走。她又想到了卖保健茶,于是她把摊点搬到了益阳城里,卖当地传统的风味擂茶。擂茶制作起来很麻烦,要加冬草药和许多配料,要细细研磨。刚开始,初来乍到,生意冷清。后来,她又使用比旁人胖了一圈的碗,一碗可以卖3至5元。然后,她比别人多了一份耐心,配制出多种不同口味的擂茶。让每一碗茶都能喝出独特的风味。不久,她的小生意又做得比别人红火。
20岁时,是大姑娘了,她仍坚持在卖茶。不过卖的地点改在了长沙,有了间小店面。这时已经进入品茶时代。她在店中央摆着根雕茶几,每有客人进门,她必耐心地泡上热乎乎的茶请人免费品尝。她还在店的一侧设了个卫生间,凡是过往行人都能免费如厕,放松后还能喝上一杯她亲手泡制的香气浓郁的茶水。客人尽情享受之后,出门时或多或少会掏钱拎上一两包茶叶。对不买茶叶的客人,她也一样躬尽情谊。客人和茶商慢慢地都喜欢到她店里来。而且,她培养了一批品茶人。
她的耐心让她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顾客和越来越多的朋友。通过朋友的介绍,她开始在其它城市开茶庄分店,还是一样的经营模式,请人免费品茶,培养品荼人,然后茶叶一包一包地卖出去。
24岁时,她已经卖了10年的茶水。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有了她开的茶庄,她成功了!她魅力四射,甜美的笑容灿烂地绽放,出现在许多知名财经刊物封面上,照片的下面有行文字:我的成功没有秘诀,只不过比别人多了点耐心!她就叫孟乔波。
到今年盂乔波已整整卖了20年的茶水,现在她在全国拥有40余家茶庄,遍布长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她还把茶庄开到了香港和新加坡。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们一提起她的名字,无不竖起大拇指。
不知我们中间有几人能把一杯茶水坚持卖20年之久?何况在如今风起云涌的商界,总是不时冒出各种各样快速致富的神话。但她做到了。她说:我只是个卖茶的,也永远是卖茶的,我一定会一条路走到底。若干年后,你会发现本来习惯于喝咖啡的国度里,也会有洋溢着茶叶清香的茶庄出现,那也许就是我开的!
成功的因素不只取决于你有多高智商,或继承了多少遗产。真正的成功,应该是时间与耐心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