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龙凤呈祥的故事大全2篇

2024-10-28 07:33:03

龙凤呈祥的故事大全_睡前小故事

2篇龙凤呈祥的故事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篇关于龙凤呈祥睡前小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睡前小故事


龙凤呈祥的睡前小故事:(1):

龙凤呈祥

  同为冰雕设计师,沈冬林和高辉一直在暗中较劲,可在今年的冰雕设计大会上,这两人却一改常态,合作无间起来
  这天晚上,沈冬林来到锦园春酒家,刚进大堂,便听到有人叫他,一回头,原来是本年度市冰雕设计大赛组委会的成员黄德成和自己的老对手高辉。
  市里每年都要举办冰雕设计大赛,今年更是重拳出击,最佳设计者可以得到两万元的奖金。这五年里,沈冬林拿过三次最佳设计,高辉拿了两次。两人本来就谁也不服谁,再加上本届丰厚的奖金,两人暗地里较起了劲。
  得知沈冬林与朋友有约,黄德成笑呵呵地说:干脆咱们四个凑一桌得了,人多热闹。冬林,你还没看到高辉今年的作品吧?我们组委会的人都赞不绝口。沈冬林信心十足地说:巧了,我觉得我的设计也相当不错,正准备发给你们呢。怎么,高辉你已经把作品贴到网站上了吗?
  组委会有一个专门征集参赛作品的网站,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毫无瑕疵,沈冬林一直在不断完善修改,准备征集活动临截止前再贴上去。听他这样一问,高辉矜持地点了点头。
  见高辉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沈冬林心里不由得有些忐忑,他说在这里等一会儿朋友,一会儿和他们会合。两人离开后,他赶紧来到吧台,借酒店的电脑上了网。当他看到高辉的作品后,一下子惊呆了。
  高辉的作品名叫龙凤呈祥,这是一个惯用的题材,所以也极难出新,而这组设计却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想象,将龙的神秘威严和凤凰的华贵高雅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整个作品线条流畅、构思精巧,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望着这幅绝妙至极的设计,沈冬林生出一种无力的感觉。正发愣时,他的朋友来了,沈冬林竭力压下心里的震撼,带着朋友来到黄德成和高辉的包间。
  你怎么了?冬林,脸色怎么这么难看?黄德林奇怪地问。
  沈冬林勉强地笑了笑:没什么,我只是刚刚看了高辉的作品。
  高辉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说:不好意思,看来拙作入不了沈兄的法眼。
  沈冬林定了定神说:高辉,你你这么说,对那个设计可不公平啊。
  见一向自负的沈冬林放低了姿态,高辉有些讶然,沈冬林干笑了两声,说:高辉,给你提点建议不介意吧?高辉脸上露出警觉之意。沈冬林说:那个设计虽好,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接着,他便即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完沈冬林的构思,几个人都愣住了,好一会儿,黄德成兴奋地拍起巴掌来,大声说:妙,实在是太妙了,高辉,如果能按这个思路改进,这个作品别说获本市大奖,拿全国大奖都有可能。高辉像不认识沈冬林一样,打量他好一会儿,然后举起酒杯,说:谢谢,那我就把这个建议加入我的设计中了,你不会沈冬林干脆地摆摆手说:不过举手之劳,你不用放在心上。
  当晚大家都喝得不少,沈冬林回家就睡了。第二天上午起来,发现手机里有好几个未接来电,都是高辉打来的,于是便回过去,问他有什么事。高辉吞吞吐吐地说,他已经按沈冬林的设计改了,但希望沈冬林帮他把把关,随即把设计图发了过来。沈冬林看罢不禁拍案叫绝,高辉到底是高手,彻底领会了他的修改意图,他略动了几个细节部分,然后给高辉发回去。过了一会儿,高辉打来电话,郑重地说:兄弟,其他的就不多说了,谢谢了。
  在参赛作品的网站上,高辉的龙凤呈祥一下子征服了所有人的眼球,得票数一路遥遥领先,这也极大地刺激了沈冬林对这件作品的修改热情,他对冰雕中的灯光角度、颜色搭配又提出了不少的意见,和高辉研究后付诸实施。到最后定稿时,龙凤呈祥便如脱胎换骨般,比原设计更上一层楼,不但表现出龙与凤的大气,更与灯光融合,营造出一种如真似幻的梦一般的境界。
  龙凤呈祥毫无悬念地摘得了最佳设计奖,举行颁奖典礼的那天,高辉慢慢走上领奖台接过麦克风,说:今天能拿这个大奖,沈冬林功不可没。他为这件作品付出的心血让我不敢贪功,我郑重地建议,这件作品应该加上他的名字,并且放在我前面。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沈冬林上台。
  高辉的话完全出乎沈冬林的意料之外,一时间他有些不知所措,直到朋友将他推上台,接过麦克风,他才明白发生了什么。这种场合之下,他来不及思考太多,只挑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应付了事。
  当他们终于摆脱那些贺喜的人时,沈冬林奇怪地问:高辉,你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加上我的名字?
  把你的名字放在前面,是在保全我脸面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了。高辉躲避着沈冬林的眼睛,艰难地说,难道你希望我告诉大家,这个设计本来就是你的,我是一个无耻的剽窃者吗?
  沈冬林一直郁闷着的心,就像敞开了一扇门,豁然开朗。是的,龙凤呈祥本就是他的精心设计,只是因为他觉得还不算完美,所以迟迟没发给组委会。有一天在路上,突然间有了灵感,于是在附近找了间网吧修改,回到家后却发现U盘丢了。而那家网吧是高辉的妻弟开的,当他在网上看到龙凤呈祥署了高辉的名字,立刻猜到是他的妻弟捡到了他的U盘,高辉剽窃了他的设计。
  沈冬林缓缓地说:我没有揭穿你的意思,你这又是何苦呢?
  高辉苦笑着说:当时见了你的设计,我就知道自己这次输定了,我怎么也没办法设计出更好的东西来。但我不甘心啊,鬼迷了心窍似的,一门心思想赢得众人的喝彩,完全忘记了廉耻两字。说实话,当时我都盘算好了,一旦你声明那设计是你的,我该用什么样的手段反驳你。但我千算万算,唯独没算到你居然对此只字不提,更离谱的是,你居然还帮我修改作品,我都快憋疯了。现在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吗?
  看着高辉迷惑的目光,沈冬林开心地笑了:其实我也想揭穿你,可作品是你先发布到网上的,我没有证据证明这东西是我的原创。如果我跟你闹起来,不但争不回作品的所有权,你我还会两败俱伤,我们的人格都会受到质疑,龙凤呈祥也会因此被踢出大赛,那么我的心血就都白费了。最关键的是,我对你的为人还算了解,我相信你的良心会让你做出正确的抉择。
  高辉将那张两万元的存折递过来,低声说:对不起,谢谢


龙凤呈祥的睡前小故事:(2):

龙凤呈祥

1

七月的江南,天热的像是下了火。

突然,一阵吵杂的呐喊声、叫骂声、刀剑声,像夏天的惊雷滚过,紧接着,一团火苗在内皇城腾空而起,瞬间之后,熊熊的火焰,就把整个应天府的夜空照的亮如白昼。

这把火其实就是建文帝指使身边的贴身太监放的,城外的大军已经围城数十日,城内粮草断绝,百姓骚动,饥民相食;城外音讯隔绝,救兵无望;最可恨的是亲信大将军李景龙,白宠了他这么多年,这个狗贼竟然打开城门投降,引敌人入城。想想城外老谋深算的四叔父——燕王朱棣,还有那一群群的如狼似虎的北兵,再看看自己手下那些霜打了茄子一样的军士,建文帝知道,走到这一步是迟早的事情,不过没有料到会来的这么早。

对于后事,建文帝已经在心里想过多少次了,他赶忙让贴身太监小席子唤出护卫们,按照事先设计,几刀下去,把一个宫女和一个厨师砍得面目全非,众人七手八脚的给换上皇帝和皇后的衣服,把他们扔到火里。乘着混乱,一行人抹黑出了宫门。

对此,史书记载是:宫中火起,帝不知所踪!

2

两年以后。

印度洋的一个风光旖旎的小岛上,顺着洋流,一艘摇摇欲坠的小船,漂来了两个憔悴的人,他们衣裳褴褛,面容枯槁,精疲力竭,狼狈不堪!孤苦无依的躺在白沙滩上,就像登上陆地的带鱼一样,奄奄一息,等待上天最后的恩赐!

这是建文帝朱允炆和他的最贴身的护卫朱丛山,那晚上从应天府的内皇城成功出逃之后,茫茫如漏网之鱼,惶惶似丧家之犬。好在月黑风高,他们侥幸的跑到了江边,回头一看,南京城早陷入了一片血光火焰之中了。

朱丛山跑了好几里路,终于找到了一艘愿意送客的小渔船。

建文帝对着皇城的方向,放声大哭,随行的八个人如今只剩下了四个:小席子、马贵人、朱丛山和建文帝自己。其余四个不知道是死于乱军之中还是各打自己的小注意跑了?哪里来得及考虑这些,先登上小船,跑得越远越好。

建文帝口中不停地念叨着愧对先皇、愧对先皇,就是不肯上船,甚至要投江自尽,在马贵人的百般劝说之下,小席子和朱丛山连推带拉,好不容易他拉到船上,船赶紧顺江而下……

第二天,攻入内皇城的燕军大概在烧焦的尸体上看出了什么端倪,他们在城门口和各个关卡渡口张贴了建文帝的画像,没说是抓什么人,只是说悬赏捉拿朝廷钦犯,全副武装的士兵,严密盘查来往行人。

才出虎口,又掉狼窝。第二天黄昏时分,一艘大船追了上来,船上将官一声令下,弓箭嗖嗖的飞来,小席子一看不好,赶紧扑到了皇帝的身上,不一会就变成了一只刺猬,马皇后中了两箭,说了声:“皇上,臣妾再也不能陪你了”,无限哀婉地看了建文帝一眼,一头跃入滚滚的江流之中。朱丛山看到实在不行了,抱着皇帝,也投入到江水之中。

朱丛山的祖上一直住在江边以打鱼为生,丛山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爷爷打渔戏水,是有名的浪里白条,长大以后熟习各路武功,成为大内一等一的高手。刚一入水,他迅速点了皇上的穴道,封闭了他的经脉,让他假死闭住呼吸来保命,自己则靠着绝顶的水下功夫,拖着皇上,一溜烟的不见了踪迹,任船上的人怎么射箭也奈何不得!

直到后半夜,两人才敢靠岸,乔装成客商,暂时躲过了官兵的搜捕。从此之后,一仆一主,当过乞丐,装过僧侣,打过短工,九死一生,一路亡命,一路飘泊,经越南,过爪哇,最后流落到印度洋的这个小岛上。

3

累,太累了……

再次睁开眼睛,建文帝发现,自己和贴身护卫朱丛山被结结实实地绑在不知道名字的大树上,一群皮肤棕黑,几乎赤身裸体的男女,手持长矛,正围着一堆篝火手舞足蹈。一个鸡冠子一样发型的男子,用手敲着鼓,嘴里咿咿呀呀的唱着什么,众人随着节奏,摇来摆去。中间的篝火上还架着一口大锅,锅里的水吱吱冒着热气。

“完了,这下完了,想不到没有死在自己叔叔的手里,这下要被这群野人给煮熟吃了,客死异乡无葬身之地啊”,建文帝想着。

他绝望的闭上了眼睛,失声痛哭道:

“罢了,罢了,苍天啊!为何……”

突然,歌声停了,鼓声停了,舞蹈也停了,一切静得好像能听见掉到地上的一根针。

一阵奇异的香味飘来,感觉有人来到身边。

定睛一看,着实让建文帝大吃一惊,尽管见惯了三宫六院、妾妇妃嫔等形形色色的女人,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袒胸露乳的女人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姑娘也就二十多岁,皮肤棕黑,却闪着油量的光泽,身上散发着奇异的清香,最引人注目的是,脖子上挂着一根金链,下端垂着的坠子是一个像马头一样的东西,在高耸的双乳之间时隐时现。

这是当地酋长阿罗约。

她的父亲老酋长,年轻的时候曾经踏上过东方那片大陆,并且在哪里逗留过一段时间,做些简单的贸易,对那个古老的大国有相当的了解,阿罗约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父亲讲那个遥远的国度的故事,对那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向往!经常吵着要父亲带她去玩!

后来,老酋长在一次出海时候遇上了海啸,再也没有能够回到深爱他的女儿身边,作为独女,阿罗约自然而然地接替了老酋长,成为这个小岛的主人!

依据父亲的描述,眼前的这两个人,肯定就是来自那个遥远的国度。

4

又过了两年。

印度洋上空的太阳,热辣辣的照着,在棕榈树的阴影下,一个赤裸上身的汉子,静静的躺在白沙滩上,望着蔚蓝的天空思索着什么。尽管他的皮肤被紫外线灼的黝黑,但从长相上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他,就是成为酋长丈夫的建文帝!

他从父亲朱标哪里继承了文静深沉的性格,加上自幼生活在深宫之中,在师傅们的精心教导之下,熟读各种儒家经典,因此显得温文尔雅,气定神闲。可惜父亲早逝,在被爷爷朱元璋定为皇太孙,成为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之后,他也曾想过,凭借自己熟知的儒家知识,做一个好皇帝,管理好自己的国家和百姓,开创个太平盛世。若是没有四叔燕王朱棣,这一切没准会实现,若是,若是……,可是这过去的历史,能假设吗!

好在这个彪悍的女酋长阿罗约对自己一见钟情,不但委身与自己,还把这个小岛的事实上的管理权交给了自己,她只做个挂名的酋长。两年多来,在朱丛山的协助下,他把自己在大明王朝无法实现的治国理念在这个小岛上逐步推行,把这个小岛管理的如同世外桃源,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只是,在暖暖的午后,当他躺在沙滩上的时候,总会在想,自己曾经生活的那个应天府,那个大明的王朝,现在怎么样呢?

这样的日子久了,细心的阿罗约发现了丈夫的秘密。

他卸下自己脖子上的项链,说:

“这个东西叫海马,是一种浅海动物,它可以温肾壮阳,散结消肿,是我们岛民的崇拜物和吉祥物,我们成年的女人每个人都会佩戴海马,你不是很喜欢玉吗!何不把你身上带的那块玉和我们的海马一起,结合你们名族的图腾,做一个新的寄托物呢?”

那块玉,是他自己从大陆带来的,也是唯一带来的财产——一块昆仑玉,据传这是稀世珍宝,在昆仑山的一次大地震之后,当地的山民在垮塌的山体下面发现了这块玉,他们把它当作神物一样供奉,后来送到了当地的部落首领手里,朱元璋统一天下,当地部落把它作为神圣的礼物送给洪武大帝的登基贺礼!

阿罗约找来了当地最高手艺的匠人,巧妙设计,精心制作,用了九九八十一天的时间,终于打磨成了两件精美的玉器,命之为“海马龙”“海马凤”,寓意为龙凤呈祥,国运鸿昌,社会和谐!

5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慢慢的流逝!

同样是一个慵懒的午后,建文帝夫妻正在椰子树下看着孩子玩,突然,一个手下慌慌张张来报告,说大海上来了很多的船。

建文帝马上叫上朱丛山,跑到海边一块礁石后面去看个究竟。

大海上迤逦来了数十条船,有大的有小的,一时间都数不过来有多少条。随着距离一步步靠近,看的越来越清楚,中间的那艘大船,舰首雕着头,弦尾刻着凤尾,正中间的桅杆上挂着一面大旗,上书赤字“明”,旁边还有一面旗,上面写着一个“郑”字。

哦!这不是我大明的船吗!

建文帝差一点就要跳出去,朱丛山一把拉住了他,轻声说:

“皇上,在越南,在爪哇,咱们遭遇的还少吗,不行,不能出去,这肯定是又来抓你的”

是啊,这样的经历有过多少次了,想不到这么多年了,叔父的心里还没有放下我?

建文帝赶快和朱丛山躲到了整个岛上最隐秘的洞穴里,叫阿罗约去应付大明的特使,该通关的通关,该该贸易的贸易,该进贡的进贡,但是只字不要提岛上曾经来过中国人。

一次,两次……

印度洋上的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交替,吹来又吹去

这样的船队随着那风的转换,一共来过六次了。

常年的担惊受怕,旅途颠簸,加上对热带气候的不服,建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这时候他到真的希望去会会那大船上的使者,好了却了这辈子的心事。

6

弥留之际,建文帝总是在迷糊中望着北方,望着大海发呆。这可急坏了阿罗约和朱丛山!

终于,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中,船队又来了。

躲,再也没有必要了。

在同样满鬓银丝的朱丛山的搀扶下,颤颤悠悠的建文帝来到了使者的面前,四目相对,双方都大感诧异:

“怎么是你?”

郑和屏退了身边的人,随着建文帝来到内室。

“皇上,真的是你啊,微臣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三保啊,我要知道这个使者是你,我也早就和你你相会了啊”

郎舅相见,抱头痛哭。

原来,大明王朝的远洋使者郑和,本名叫马三保,生于云南,他有个姐姐,早年选秀进入皇宫,就是后来建文帝十分宠爱、随着建文帝出逃被乱箭射死的马贵人。

自打姐姐入宫以后,三保非常想念姐姐,于是改名郑和,自宫当了太监,进宫来寻找姐姐,只可惜在南京他们只见过一次,郑和就被派到了北京城,成了燕王府里的太监,他的事情,建文帝还是后来才听马贵人给自己说的。

“见到了燕王的使者,我的心事也了了,请把我最珍贵的这一双呈给新王,祝福他国泰民安。”

说完,建文帝留下了无声的泪滴,倒在了朱丛山的怀里,再也没有了气息。

“皇上,皇上啊……”

朱丛山大叫两声,拔出自己的佩剑,对着脖子一抹,随着他服侍了一辈子的皇帝去了。

三宝太监郑和,留下了阿罗约和建文帝的孩子,继续在印度洋的小岛上生活,自己则带着建文帝的“海马龙”和“海马”,回京复命去了。无奈天意弄人,这位钦差大臣的第七次远洋,还没有等他回到大陆,就因病而溘然去世,临死之前,他把建文帝的遗物,做了妥善的安排。

海马龙和海马凤再现人间,已经是新的世纪。


上一篇:鼓励的睡前故事13则
下一篇:职业人画棺匠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