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个难得糊涂的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个关于难得糊涂的睡前小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睡前小故事难得糊涂的睡前小故事:(1):
难得糊涂
一天晚上,拉伯先生应邀参加一次宴会。席间,坐在他旁边的一位先生侃侃而谈,讲起了幽默故事。忽然,拉伯听出他犯了一个错误,他居然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出自《圣经》!你错了!拉伯先生立即大声否定,这句话出自中国的《论语》!
是《圣经》!那位先生一时下不来台,不得不跟他据理力争起来。
绝对是《论语》!拉伯以非常肯定的口气重复道,然后把头转向了左边的一位熟人,法兰克,你说是不是?
法兰克清了清嗓子,装成思考的样子慢慢地说道:我想,那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是出自《圣经》。说着,他在桌子底下使劲踩了拉伯一脚。
看到朋友这样不给自己面子,拉伯只好气鼓鼓地不说话了。而那位先生,则得意地扬扬眉毛,接着讲了下去。晚宴结束后,拉伯追着法兰克跑了出来。
法兰克,你明明知道我是对的!他气呼呼地冲朋友喊道。
没错,你是对的,这句名言出自中国的《论语述而》。法兰克肯定道。
那刚才你为什么要否定我,你知不知道你那么做让我非常难堪?拉伯既不解又气恼地质问道。
我当然知道,而且我还知道,你那么做也让那位先生非常难堪。法兰克说道,亲爱的拉伯,我们都只是宴会上的客人,你有什么必要非得证明他错了呢?那样他会喜欢你吗?为什么不跟大家一样装糊涂,保留他的面子呢?这样既不得罪他,又会让餐桌上充满笑声,这不是很好吗?
拉伯一听,立刻哑口无言。
大道理
适时装糊涂是聪明的一种表现。倘若事事较真,往往会让他人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如果常让别人下不来台,你自己会有好结果吗?
难得糊涂的睡前小故事:(2):
“难得糊涂”的来历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题过几副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这两副。
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叹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 因砚台地,尚有许多空白,板桥说老先生应该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面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x.c%6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