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帮腔、帮闲和帮凶。
汉魏以后的文人,俗称笔杆子,是为皇权或当局服务,帮闲、帮腔甚至帮凶的读书人。他们歌功颂德,是帮腔;吟风弄月,是帮闲;为文字狱提供证据,深文周纳,罗织罪名,上纲上线,则是帮凶。没有文人,单靠皇帝,根本就实现不了文化专制。《韩诗外传》说,君子要避文士之笔端,并非没有道理。
帮腔和帮闲,也有等级或品级。高级的舞文弄墨,中级的插科打诨,低级的溜须拍马。
士人则可以挑肥拣瘦,朝秦暮楚,爱理不理,爱来不来,端足了架子摆足了谱。反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他们不但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工作者,也是中国最早的自由职业者。
文人呢?才是有的,情就靠不住了。因为文人的本职工作主要是帮腔和帮闲。只要帮得上、用得着,随时都能满足需求。皇上好大喜功,就写封禅之文;皇上声色犬马,就作登徒之赋。说得难听一点,文人就像应召女郎,必须招之即来,来之能干,情感是否真实,那就讲不得了。
这样一说,分野也就清楚了:诗人是我要写,文人是要我写。要我写,也未必就是皇帝下圣旨,或上面派任务。也有并无指令号召,自己就上杆子的。文人的头脑里都设定了程序,一到某个时刻、某种关头,则无论地位高低、在朝在野,便都会竞相献艺。如果是节庆或纪念日,就把颂诗写得花团锦簇;如果是搞阶级斗争、反和平演变,则把檄文写得义愤填膺。总之,写时要主动、自觉、抢先、紧跟,至于自己的情感,随时都可以调整。
文人不讲气节,只讲节气。名为与时俱进,实为与势俱进。哪边得势,或可能得势,就往哪边靠。所以,文人的风骨极其靠不住。就算有,也一定是做出来的,不是长出来的。就连他们的反骨,也不过是另一副嘴脸。
士人有真风骨,学人有真学问,诗人有真性情。文人呢?只有花腔,没有学养;只有欲望,没有理想;只有风向,没有信仰。所以,他们也只有姿态,没有立场。尽管那姿态往往会秀得绚丽多彩,能够颠倒众生,甚至惊世骇俗。
这也并不奇怪。前面说过,文人的本职工作和历史使命,就是帮闲和帮腔,偶尔帮凶。只不过有帮得上和帮不上、受重用和被排挤、体制内和体制外之区别。
故,文人有可能有学问,但那是用来卖弄的;可能有性情,但那是用来表演的;还多半会有聪明才智,但那是用来舔痔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