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徒的睡前小故事6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篇关于收徒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收徒的睡前小故事(1):
铁拐李行医收徒
得道成仙的铁拐李,常常蓬头垢面,破足坦胸,手中拄着一根紫色的铁拐杖,身后背着一个药葫芦,在大街小巷中游来荡去。 一天,铁拐李变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在汝南这个地方行医施药,扶危济困,为人们排忧解难。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而他总是药到病除。人们于是便纷纷传说,汝南来了一位白发神医,被他治好病的人都想带着礼物来谢他,可是散市以后人们却寻不到他的踪迹。 这件事一来二去传到了管理市场的官员费长房的耳朵里。为了把这件事弄清楚,费长房就在铁拐李施药处的附近,租下了一间楼房,每天早晚都坐在楼上,暗中观察这位白发老神医的行踪。没有几天,细心的费长房便了解到其中的缘故,原来每当集市上的人们散去以后,那位白发苍苍的老翁便纵身一跳,竟然钻进了屋檐下挂着的药葫芦里。 费长房是个有心之人,他一看便知这白发老翁不是个凡人,于是,他第三天便备下厚礼,去拜见这位神秘而又医道高超的白发老人。白发老人见费长房带着礼物来了,倒也不客气,便收下礼物,请他到堂中相会。 费长房跟随老翁进入葫芦中,这可真是个非同凡响的去处。只见眼前亭台楼阁,瑶草琼花,别有一番神仙境界。来到厅内,更是玉堂金室,幽廊曲径,令人目不暇接。老翁马上命人摆上美酒佳肴,与费长房开怀畅饮。 费长房从未吃过这样的山珍海味,使人饱而不腻;也未曾喝过这样的琼浆玉液,令人饮而不醉。酒宴过后,老翁送费长房出来,悄声对他说:来此之事,只可你知,我知,不要对别人乱讲。费长房马上点头答应。 一晃儿好多天过去了。一天,白发老翁来到费长房的楼上,对费长房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本是仙人,以济世救人为己任,现在在汝南我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了,我也该回去了。楼下还剩下一些酒,你去命人把那酒拿上来,我今天在这里和你饮酒话别。 不知何时才能与您再见面?费长房颇有些不舍地说。 至于何时能再见面,那就不好说了。 于是,费长房派手下人下楼去取酒坛子。可是,去的几个人都没有搬动那个酒坛子。后来增加到十个人去抬,还是没有办法将酒坛挪动分毫。于是,老翁笑着走下楼去来到酒坛前,只用一个手指头就将其提到了楼上。那个酒坛看上去非常小,好像装不下多少酒,可是两个人从早晨喝到中午,又从中午喝到晚上,一整天这一小坛酒竟然没有喝光。 席间,老翁问费长房:你愿意随我一起走吗?费长房说:我很想修道,只是担心家里人离不开我。老翁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折了一根青竹竿,比了比费长房的身高,让他把青竹竿拿回家挂在自家的后院。 第二天清早,家里人发现费长房在后院上吊死去了,于是赶紧料理后事,把他埋葬了。其实,费长房就站在那里,看家里的佣人忙前忙后,而别人却看不到他。 费长房离开家,跟随老翁走进深山密林之中。山中有一群猛虎,老翁就命他和那些老虎生活在一起。费长房毫不畏惧,白天在虎群中出出进进,夜晚就和老虎睡在一起。 后来,老翁让费长房自己住在一间大房子里,上面用朽烂的绳索吊着一块万斤重的大石头,一会儿又进来几只猛虎,争着去咬那绳索。可是,费长房在巨石下面依然若无其事,安然不动。 经过多番考验,老翁最后才对他说:你是个可以教诲,能够修成正果的人。 从此,费长房跟着老翁安心修道。又过了好些日子,他有些想念家中的妻老小了,老翁马上看出了他的心思,就交给他一根竹杖,对他说:你骑上它,想到什么地方去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去,只是到达后要把它投进湖中。老翁说着又给他画了一道符,对他说:你拿上它,路上就可以驱鬼抑神了。 于是,费长房骑上竹杖,转眼就回到家中。他自以为离家不过十几天,其实已经过了十几年了。他遵照老翁所说的话,把竹杖投入湖中,竹杖入水后立即化作一条蛟龙,向远处游去了。收徒的睡前小故事(2):
小鹈鹕收徒弟
鹈鹕的家在片茂密的芦苇丛中。
天早晨,鹈鹕妈妈带着小鹈鹕去湖边觅食。这还是小鹈鹕第次来到湖边呢,他对周围的切都充满了好奇。无论是看到空中飞着的鸟儿,还是水中游着的鱼儿,小鹈鹕都要问问他们叫什么名字,吃什么东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鹈鹕妈妈耐心地给小鹈鹕讲解着,从妈妈的讲解中,小鹈鹕知道了鸟儿是靠翅膀飞到空中的,鱼儿是靠腮呼吸的。
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飞到空中去呢?当看到只鹈鹕在空中盘旋时,小鹈鹕羡慕地问。
鹈鹕妈妈说:好好吃饭,等你的羽毛丰满了,就能飞到空中去了。
我最喜欢吃鱼了!小鹈鹕很高兴,撒腿就往水中跑。
慢着!鹈鹕妈妈拦住小鹈鹕说,这样下水可不行,会把羽毛弄湿的。
小鹈鹕很不情愿地停了下来。
来,像妈妈这样做!鹈鹕妈妈边说边扭头向后,用长长的尖嘴在短小的尾跟部摩擦了几下,然后又转动着脖子开始用尖嘴梳理起羽毛来。
小鹈鹕不解地看着妈妈。
鹈鹕妈妈说:在我们尾羽的跟部有个黄色的油脂腺,能分泌大量油脂,我们在身上涂抹这种油脂,既能使羽毛变得光滑柔软,游泳时还滴水不沾。
哦,原来是这样!小鹈鹕也学着妈妈的做法梳理起羽毛来。
鹈鹕妈妈则仰头向四周观望着,警觉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收徒的睡前小故事(3):
万真师收徒
1。择日收徒
被誉为最牛楼盘的豪仕爵园开盘时,会场一角的风水师贾富贵可谓喧宾夺主,几乎过半的镁光灯和摄像机都聚焦在他一个人身上。如今楼市紧俏,催生一批指宅道基的风水先生,加之越来越多的有钱人迷恋卜吉占凶,风水一行简直可以用火爆来形容。这不,围观人群里除了一批想一睹庐山真面目的记者,更多的是想拜这位最牛大师为师的风水爱好者。
风水一行,准字当头,越准越有名。百算百中,叫百灵师,不简单;千虑千得,叫千验师,足以名震一方;而万无一失,那就十分罕见了,尊称万真师。全国万真师不足十位,其声望可见一斑。
贾富贵正是一名新晋的万真师。他西装革履,红光满面,更是正经八百的国家认可的易学研究协会副会长,所以底气足、腰板直,他手握话筒,谦和有度地说:感谢各方人士厚爱,但收徒一事,尚需另择吉日。
后天金星冲南,甲辰相合,宜拜师收徒。人群中忽然传出一把清朗的声音。
大家循声望去,这话竟出自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
而贾富贵既不尴尬,也没恼火,想了片刻,灵光一闪,当即顺水推舟认可了这个日子:鄙人四十又三,尚无子嗣,也罢!后天即召开收徒大会,凡过我三关者,皆可拜我为师。烦请媒体朋友广而告之。
啪啪啪的闪光灯下,贾富贵深鞠一躬。其实他在偷乐。风水一行,除去准,口碑乃第二要义。如今借了媒体的免费广告,收徒大会之后,他贾富贵万真师的名号自然不胫而走。到时他的占卜费和出场费可不是翻一倍两倍这么简单了。
2。考场三关
吉日已到,又择了良辰,庄严的收徒大会在一家高级酒店的会议厅顺利召开。
贾富贵一袭青衫道袍,对着上百名参加拜师的学员道:风水师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巫婆神汉。咱们有教材,叫《周易》,有仪器,叫罗盘,更有宗旨:倡导天、地、人三者自然相处,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一番话引来热烈掌声,贾富贵又说:所以这第一关考基础知识。语罢,几个助手将印有问答题的试卷发给大家。
这可难住了那些不学无术的家伙。谁会背《周易》啊,更别提怎么使用罗盘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学员气冲冲地离开会场。这一幕,再次引来记者和旁观者的掌声。
答完题,贾富贵挨个审阅,不时摇头叹气,最终又刷掉三分之一不及格的答卷。
转眼间会场只剩下三十多名学员,贾富贵开始侃侃而谈:宇宙有三理,真、善、美。你们都有真材实料了,那么第二关就考你们对善的理解。贾富贵打开投影仪,屏幕闪出一个案例:某城两大地产商竞争惨烈,为挤垮对手,他们不惜斥资行贿风水公司,让风水公司为对方大摆乌龙,企图遏制竞争对手发展,而恰巧这两家地产商找了同一家风水公司。考题是:如果你是负责人,会如何处理?
学员个个抓耳挠腮,现场记者也津津有味地琢磨。答题时间一到,贾富贵便把交上来的回答一一评述。
哎哟,真有人傻到先给一家摆乌龙,再给另一家摆。会议厅哄堂大笑,贾富贵解释,真,可不能过了头!一味求真,可能是在作恶!
大厅里的人虽然走了许多,但这次掌声尤为响亮。
另有一部分人建议把资金捐给慈善机构,说叫无为而治。贾富贵苦涩一笑,继续点评,我不赞成。花人钱财,替人消灾,况且公司需要资金才能运作。我不喜欢不实事求是的伪善。实际上这是我2000年接的项目,正如有人回答的那样,我两边都摆乌龙,不过是对着摆,中间还设了一顶琉璃紫金球,这样,就成了双龙戏珠。
会场鸦雀无声,大家都敬佩地望着贾富贵。
好了,剩下的九位听好了。风水学博大精深,卜卦措辞也千差万别,可顾客总喜欢吉利讨好的话,然而我们卜了凶又不能欺pian*他们。下面就是第三关,宇宙的第三个理,美。
这次案例大致说一位富商太太替怀胎三月的儿媳占卜,但卦象显示为大凶,且祸起夫妻争端、动了胎气,问如何将凶卦婉转地反馈给太太。
贾富贵读罢九个人的卜辞,连连点头,最终他只挑了三个。有一个写得最棒:天眷佳配赐英才,又恐割爱欲回摘,唯献虔诚多和气,方换儿孙满堂来。短短几分钟便谱卦为诗,将胎儿夭折说成天妒英才,恰好满足太太虚荣心的同时,既作了警示,又给了希望。
贾富贵瞄了瞄这位署名柳盼归的准徒弟,竟只有十七八岁,正是前天在售楼大厅指出拜师日期的那个小伙子!
3。真假难辨
眼看大会即将结束了,签订师徒协议前,贾富贵真情告白:各界朋友,成为万真师并非许多人想象的那般容易啊。二十五岁那年,我本该享受荣华富贵的,却毅然决然出外闯荡,拜大名鼎鼎的崔大牛老前辈为师,可谓历经了千难万苦。
说到烈日下探峡访川,一个准徒弟猛地起身,离开会场。
说到山林中伴尸而眠,又一个咒了声变态,也弃权了。
见俩托儿演得惟妙惟肖,贾富贵料想效果已经达到。毕竟他可不想吓走那位真正的徒弟,于是话锋一转:真金不怕火炼。你,是我的真命徒弟!
如同料想那样,记者见到这富有寓意的场景,连忙打开已经关闭着的相机,本欲离场的观众也坐回了原位。雷鸣般的掌声宣告大会高潮的到来,只是与大家预期见到的剧情不同,柳盼归像块木头,既没喜悦的表情,也不上台签协议。等掌声消失了,他才冷冷地说:贾大师,过了你三关,是可拜你为师了。但你得回答我的几个问题,才能收我为徒。
但问无妨。听他卖关子,贾富贵虽有些慌,但仍稳住阵脚,慈祥如昔。
两年前,一个毁了容的乡村贫妇谎称陌路,千里求卦,是谁毫不留情卜辞生不富子,死不伴夫,而害得她郁郁而终?不待辩解,柳盼归又问:那双龙戏珠耗资千万,到最后谁来买单呢?我只知道双龙城的房价一夜间从七千涨到一万。这对于老百姓,是不是善?
贾富贵面红耳赤了,理也屈词也穷。他正欲强撑支支吾吾地解释,柳盼归站了起来:我还要揭某人二十五岁那年干的丑事!他天资聪颖,二十五岁便成为一名百灵师。可有次为妻子占卜,卦象竟是无果而终。这个虚伪的百灵师啊,为了不让占卜失败,竟离家出走这真的是无果吗?他的妻子在他离开时已经怀了身孕,后来为防止其他男人贪图她的美色,还不惜自毁容颜
望着瘫倒在地的贾富贵,几度哽咽的柳盼归紧咬牙关,像头发怒的豹子:哼!万真师!就因你的真,我在娘的辛酸谎言里活了整整十八年!
会场再次鸦雀无声。
收徒的睡前小故事(4):
李时珍收徒
明朝时期,湖北蕲春有位书生李时珍,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医学。由于他讨厌做八股文章,三次参加省府的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于是毅然向在乡村行医的父亲李言闻表示,要立志行医,为穷苦百姓减轻病痛。在随父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发现古代有些药书差错百出,误人性命,于是决心去深山老林采集草药,逐一验证,并深入民间收集药方偏方。
临行前,儿子李建元和邻家少年庞显都要随他进山。李时珍笑道:此次进山,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艰苦,在崇山峻岭中常会用到一个字,你俩谁能猜出,我就带谁前去,说罢念了四句:左边右边全是树,中间是个麻雀窝。大哥掏雀叉开腿,小弟伸手往上摸。李建元猜了许久也未猜出,倒是天资聪慧的庞显猜对了,李时珍收他做了徒弟,带他进入深山老林。你能猜出那四句诗是个什么字吗谜底:攀字。收徒的睡前小故事(5):
薛春桐收徒
民国初年,江南有位隐医名叫薛春桐,此人医术高超,接筋续骨不在话下,尤其擅长治疗蛇du,只因当时形势所逼,官家几番骚扰纠缠才隐居于此。
那些年当地du蛇泛滥,时有人被du蛇咬伤不治身亡。薛春桐于心不忍百姓的水深火热,便又悄悄为人看起病来,一看就好,而且从不收分文。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邻里乡亲无人不知,后来被咬者都登门求医,薛春桐如待宾客,来者不拒。
一日早上来了个后生,二十几岁光景,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到了薛春桐的家门口。当时薛春桐的大厅外设有五步大台阶,进厅前还有一个高高的石门槛。
薛春桐见状,连忙出门搀扶。那后生轻轻一甩手,自个艰难地登上了台阶,每上一步付出的艰辛决不亚于常人几倍,越过最后的门槛时那后生几乎就要摔倒。薛春桐清清楚楚地看到,那后生只有一条腿,一条左腿。后生叫王井秋。
薛春桐不禁为王井秋的个性深深折服,内心发出一阵感叹,送过凳子问道:求医?王井秋放下拐杖,突然独腿跪在地上道:求艺。
送客。薛春桐吩咐内人,二话不说径直向后堂走去。王井秋失落地望着他走远,只见他的左腿微有不便,如不细心观察,绝非轻易看出。
中午时分,烈日当头,薛春桐透过户,突然看见王井秋跪在庭院中,不由一惊。傍晚时分,见他依旧未走,薛春桐缓缓从屋内走出来,顿时感慨万千,心生怜意,却又冷冷道:请回吧,在我老死之前绝不收徒。
从这以后,王井秋再也没有来过。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薛春桐仿佛快要忘记这件事的时候,那后生又来了。
王井秋像上次一样艰难地一步一步越过台阶,不同的是,明显可以感觉得到他这次的步伐更加艰辛,原来他的左脚被du蛇咬伤,已经红肿。
求医。王井秋进门便先声夺人。
薛春桐立刻像对待常人一样看了一眼伤口,只见他的左腿上旧伤累累,立刻从屋内配了内外兼用几包药草,吩咐一番,上前想搀扶他出门,王井秋接过药草,抢先一步踉跄而去。
几天后,王井秋又来了:求医。薛春桐大吃一惊,只念自己的药草失效,待掀起王井秋的裤脚一看,赫然一个新伤口,这才稳下心来,同时另一种莫名的感叹跟着涌上心头。仍旧只看了一眼伤口就从屋内抓出几帖药草来,照样吩咐一番,最后斩钉截铁地加了一句:以后别再来了。
王井秋心虚地望着薛春桐噤若寒蝉。薛春桐道:你敷了我配的药草,du蛇绝不敢再次侵犯于你,你一而再的被du蛇咬伤,除非你有意为之。薛春桐顿了顿突然厉声道:你在以身试du,你自作聪明的想研究我的配方,可我不想你年纪轻轻就把最后也是唯一的一条腿失去。
王井秋低下头羞愧道:我只想拜先生为师,才出此下策。薛春桐反问道:你为什么一定要拜我为师?
一段痛苦的往事逐渐被王井秋勾起: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玩耍被du蛇咬伤,当时没钱访医,在家久治不愈。父亲便每天上山为我采药,一次父亲上山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原来父亲在山上采药的时候被du蛇咬伤,死在了回家的路上。也许是冥冥中父亲替我死了一回,从那以后,我竟然渐渐好了起来,但右腿却不得不截肢。长大以后,我就立志要做名蛇医,像先生一样为天下人看病。
你的遭遇我很同情,可那与我是否收你为徒无关。
那你究竟怎么样才能收我为徒?王井秋锲而不舍地追问。
薛春桐突然笑道:如果你能做到三条,我就答应你。
哪三条?王井秋仿佛看到了希望,迫不及待地问。
第一、扔掉拐杖,从我庭院走到大厅内。王井秋又欲问第二个条件。薛春桐摆了摆手道:先完成第一条再说。
说时迟那时快,王井秋已经来到庭院中,丢弃拐杖单脚独立。现在他只能像一只袋鼠一样蹦上台阶。由于受伤久立,他的伤口红肿,王井秋咬了咬牙,开始一瘸一瘸地蹦上了第一步台阶,一股钻心的刺痛从脚遍布全身,换作常人,绝对无法忍受。王井秋咬了咬牙,又蹦上了第二步台阶,一丝丝鲜血慢慢从伤口渗了出来,那绝对是一种让人无法想象的艰难。紧接着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每一步都几乎痛断肝肠,最后高高的石门槛拦在了他的脚下。王井秋集聚余力纵身一越,鲜血与汗水交织雨下,伤口变得青红,血脉暴涨,踉跄数步气喘吁吁倚门而立,这才长长舒了口气,简短的痛不欲生已被他脸上的喜悦代替,不待休息又问:请问第二条是什么?
薛春桐给了他一把椅子,示意他坐下,笑道:你的老本行。
王井秋一震,不知何意。不久,薛春桐从屋内提出一个铁笼子道:以身试du。说着掀开遮盖的黑布。
一条四尺大蛇立刻展现眼前,只见刀柄粗的身子,色彩斑斓,一寸白一寸黑,吐着红红的芯子四处游走,发出嘶嘶的慑威声,样子十分可怕。王井秋顿时吓了一大跳,往日自己以身试du,都选一些du性不大的蛇来做实验,可眼前这条一看就知道是du性凶猛的银环蛇。
薛春桐看着王井秋的神情道:前些日子,我在深山老洞,偶得此蛇,总想试试它的du性如何。今日总算逮到机会了,可敢用你的左脚一试?
王井秋打着寒颤,缓缓脱下鞋袜,却迟迟不敢把脚伸进铁笼子里。但一想自己生平的志愿,一狠心,左脚已经探到铁笼之中。
银环蛇立刻在他脚上狠咬一口,一阵麻痛之后,王井秋只觉天昏地暗,头晕目眩,似醒似睡,口干舌燥。薛春桐立刻给他施救一番,王井秋渐渐恢复神智,却疼痛不减,仍心有余悸,时欲呕吐。休息片刻又忍痛问起薛春桐最后一个条件。
我要你这条左腿。薛春桐神情严肃地坐在王井秋对面,不像在讲笑话。这话犹如晴天霹雳,王井秋还没反应过来,呆呆地望着端坐的薛春桐。薛春桐那条不便的左腿此刻正若隐若现地显露在他眼前,但他看得分明,薛春桐那条不便的左腿原来是一条假肢,而自己的身材恰和先生相当。王井秋顿悟。这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想着这沉重的交换条件,王井秋犹豫不定,心中悲愤难安。
薛春桐突然大笑道:你不必马上回复我,我也不强人所难,给你三天时间好好考虑。
王井秋失神落魄地走出薛家大院。薛春桐的内人突然道:我想他不会再来了。薛春桐沉思片刻道:会,一定会。
三天后,王井秋果然来了。他沉重地踏上一步步台阶,从来没有过的艰难,他深知,这一进,今生都不能再用腿走半步路了。你不后悔?薛春桐问道。不后悔!王井秋语气坚定。
王井秋跟在薛春桐身后穿过几个后堂,薛春桐的假肢在他眼前一晃一晃,分外显眼,想到这沉重的代价,内心好不凄凉,却也无怨无悔。
半刻,他们来到一个屋子。薛春桐让他躺在床上。王井秋隐约可以看出这是一间简单的实验室,屋内摆满了书籍和医药刀械,那床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无情的手术台。
薛春桐陆续摆出一桌刀剪,完毕给王井秋注射了一针。王井秋只觉全身酥麻,渐渐失去知觉,进而沉睡起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王井秋慢慢苏醒过来,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左腿,发现自己的左腿竟然还在。就在他移手的时候,突然碰到了什么东西,抬头一看原来自己竟奇怪的多了一条右腿,一条和先生一样灵活自如的假肢。
王井秋思绪翻滚,挣扎而起,大叫一声先生,眼泪就要流出来。
薛春桐的内人在旁笑道:该叫师傅了。
收徒的睡前小故事(6):
铁拐李收徒
传说有一天,铁拐李变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到一个镇上行医施药。找他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因为他总是药到病除。人们于是都称他为白发神医。
这件事一来二去传到了镇长的耳朵里。他是个很有心的人,心想这白发老翁肯定不是个凡人。于是,他准备了酒果等礼物,去拜见这位神秘而又医道高超的白发老人。白发老人见镇长带着礼物来了,倒也不客气,便收下礼物,请他到堂中相会。 镇长只见眼前亭台楼阁,瑶草琼花,别有一番神仙境界。来到厅内,更是玉堂金室,幽廊曲径,使人目不暇接。老翁马上命人摆上美酒佳肴,与他开怀畅饮。 镇长哪里见过这样的饮食,琼浆玉液,令人欢而不醉;海味山珍,使人饱而不腻。酒宴之后,老翁送他出来,悄声地对他说:来此之事,只可你知,我知,不要对别人乱讲。 镇长一听,马上连连点头答应了。 过了些日子,白发老翁来到镇长家里,对他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本是仙人,以济世救人为己任,我在这儿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要回去了。楼下还剩下一些酒,你去命人把那酒拿上来,我今天在这里和你饮酒话别。至于何时能再见面,那就不好说了。 于是,镇长派手下人下楼取酒坛子。可是,去了十几个人也没有搬动那个酒坛子。于是,老翁笑着走下楼去。来到酒坛前,只用一个手指头就把酒坛提到了楼上。那个酒坛看上去很小,好像装不下多少酒,可是两个人从早晨喝到中午,又从中午喝到晚上,一整天也没有喝光。 席间,老翁问镇长:你愿意跟我走吗? 镇长说:我很想修道,就是担心家里人离不开。 老翁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折了一根青竹竿,比了比镇长的身高,让他拿回家挂在后院。 第二天清早,家里人发现镇长在后院上吊死去了,于是赶紧料理后事,把他埋葬了。其实,镇长就站在那里,看家里人忙前忙后,可是别人谁也看不见他。 然后,镇长跟随老翁走进深山密林之中。山中有一群猛虎,老翁就命他和那些老虎生活在一起。镇长也不害怕,白天在虎群中出出进进,夜晚就和老虎睡在一起。 后来,老翁让镇长自己住在一间大房子里,上面用朽烂的绳索吊着一块万斤重的大石头,一会儿又进来几只猛虎,争着去咬那朽烂的绳索。可是,镇长面对危险,若无其事,安然不动。 经过这样的种种考验,老翁最后对他说:你是个可教之人。 从此,镇长跟着老翁安心修道。过了些日子,他有些想家了。老翁马上知道了他的心思,就交给他一根竹杖,对他说:你骑上它,想到什么地方去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去。到达后要把它投进湖中去。老翁说着又给他画了一道符,对他说:你拿上它,路上就可以驱鬼役神了。 于是镇长骑上竹杖,转眼就到了家。他自以为离家不过十几天,其实已经十几年了。他遵照老翁的话,把竹杖投入湖中,竹杖入水后立即化做一条蛟龙,向远处游去了。 从此以后,镇长就留在家乡,给人们医治百病,消灾解难。无论什么样的疑难杂症,他都能手到病除。他家乡的人们都知道他学到了真本领,无论有什么大事小情,都要向他来请教。他更是有求必应,很高兴地为人们排忧解难。 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他有功夫,便随他学道。九月初的一天,镇长突然对徒弟说:九月九日这天,你家有大难。不过,这难依我之法可以避过。你赶紧回家,让家里人每人都缝一个小锦囊,在里面装上茱萸,系在胳膊上,然后离开家,登上高处,在那里喝菊花酒,就可以免去这场灾了。 到了九月初九这天,徒弟便按照镇长的嘱咐,率领全家人带上茱萸锦囊,登上他家后面的一座小山,在那里开怀畅饮菊花酒。他们从早晨一直喝到傍晚。 晚上,他们到家推开门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家里的牛、羊、鸡、狗一个没剩全都死光了。 由此,人们便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以避灾躲难。 亲爱的小宝宝,我们来唱一首童谣吧: 正月要把龙灯耍,二月要把风筝扎,三月清明把柳插,四月牡丹正开花,五月龙桥下河坝,六月要把扇子拿,七月双星桥上会,八月中秋看桂花,九月重阳登高去,十月初十打糍粑,冬月天寒要烤火,腊月过年把猪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