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发生了一件令人揪心的真实故事:3岁女孩薇薇(化名)跟着父母到成都崇州街子古镇玩耍,在一家店里,薇薇摔裂了一个杯子,店主喊赔25元。父母随即与店家激烈争吵起来,认为店家“强买强卖”,说“杯子不要,把孩子赔你”,把孩子留在店里头也不回就走了。离开将近9个小时父母仍未露面,于是店家报了警。派出所民警联系到父母,他们却说已回到成都,累了不接孩子要给她个教训。警察不得不把孩子送上门。在寒冷的夜里苦等一个多小时,母亲才出现。分别近9小时,但此时并没出现令所有人期待的相拥而泣的场景,相反,孩子的母亲仍跟警察重复说店里发生的经过。
(新闻图片,薇薇在派出所)
这样的家长真是令人气愤和失望!然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呢?
首先,这并不是教育方式的问题,而是父母的情绪自我管理问题。情绪管理是指个体能觉察自己的情绪,并通过一些策略进行自我调节或合理释放的过程。一般来说,父母因为摔杯子这件事顶多就责备孩子两句。而薇薇的父母却因这件小事,情绪完全失控,失去理智,而做出极端的处理。其实,许多容易对孩子大发雷霆的家长大都缺乏情绪管理能力,一旦情绪被激惹就变得毫无理智可言。
另一方面,从薇薇父母的表现可看出他们缺乏同情心,对孩子极其冷漠。在这样缺乏温暖的家庭中长大,孩子会非常缺乏安全感,容易发展出各种身心问题。
对孩子撒手不管能起到教育作用么?薇薇的父母当然是一个极端例子,而据我所知更常见的是有些父母会把“熊孩子”反锁在房间里,或撂在一旁不管不顾,以此来让孩子“长记性”。其实,这些方式都不是教育,而是父母打着教育的旗号而进行的赤裸裸的精神虐待!父母就像孩子的安全港湾,父母无缘由的离开会使孩子极度焦虑不安,产生无助感。父母的突然“失踪”对孩子就是一种精神创伤,会使得孩子变得更加敏感,潜意识里总会担心父母什么时候又不见了。如果长期用这种恶劣的方式对待孩子,渐渐地孩子可能不会因为父母的离开而马上哭闹了。不过,长期受这种精神虐待而习得的无助感会使孩子变得麻木冷漠,而有的孩子则因此充满敌意。
我曾咨询过一个大学生,父母很忙而他小时候很顽皮,因此童年时候就经常被父母用忽视的方式教训他,并经常把他反锁在家中。开始时他对父母的做法十分不满,用哭闹的方式不断争取关注和改变。而时间长了他慢慢就习惯了,有次隔着窗户看到小伙伴在楼下玩耍的欢乐,他产生了极端的想法想要从楼上跳下去,可无奈窗户有栏杆,于是他内心对父母产生了深深的仇恨。一直到他读大学了仍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一见到他们就讨厌,而他自己也因为总会产生想自sha的念头而寻求我的帮助。可见,对孩子“撒手不管”的方式是多么具有伤害性。那么,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教育他呢?
1、给予孩子的教训要与他犯错的程度相一致,切忌根据父母的心情来决定奖惩的力度。哪怕父母心情再好,也不能轻易饶恕孩子严重的错误:如说谎,偷东西。哪怕父母心情再差,也不能对表现良好的孩子随意发火。年幼的孩子是根据父母的反馈来形成对自己行为的评价的,若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随心情而定跟孩子的行为无关,则容易造成他的认知混乱,最终难以分清是非曲直。显然,薇薇父母的惩罚就更多与家长的情绪有关,而与薇薇所犯的错误程度是不对等的,所以这是个典型的错误示范。
2、反思区。家长可以在家里设立“反思区”,孩子做错事时将其带到该区域,并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安静反思,反思的时间可与犯错的程度一致,期间不能做其他的事情,然后家长可以离开。反思区是无聊的,是对孩子游戏和玩乐时间的一种剥夺惩罚。开始几次坚持让孩子待在反思区可能有点困难,家长需要耗费一些力气。但是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就默认了做错事要待在反思区接受惩罚的家庭共识。当孩子每次受罚冷静过后,家长需要询问孩子对错误的认识悔过程度,并予以引导。
也许有些父母看过本文,可能发现自己也有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该怎样办呢?我很愿意提供几个小建议来帮助家长调节自己的情绪。
1、家长首先要意识到,一旦情绪失控就是中了孩子的圈套,被他所控制了。我们要让孩子意识到,家长的情绪和意志不可被轻易左右,家长的坚持和自我控制力会变成“温柔的威严”,这种力量给予孩子真正的安全感,让孩子更愿意听从父母。亲子之间的较量,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掌握主动权。
2、家长要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压力,这些压力很容易被忽视,但若疏于排解会很容易演变为一种烦躁的情绪在亲子互动中表现出来。建议保持每周两次的有氧运动(要出汗才有效果)就能很好地释放这些压力。
3、当家长忍不住又要发火时,提醒自己:“不能被孩子控制了我的情绪”,然后选择先离开那个让自己非常愤怒的场景。走到一旁深呼吸30次让自己放松下来,做法是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出来,呼出时想象自己的怒气也随着气息被呼出。另外,喝杯凉开水也能帮助我们变得更平静。等自己感觉回归理智之后,再回来处理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