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花近百亿英镑办奥运值不值?那要先问问,一个民族找回自信如何标价? ——
伦敦奥运会理论上还没开完呢,残奥会,Paralympics,还在进行。(希腊词头,para是“同时、与…一起”,并没有“残”的意思)。但是,从政客到组织者到商家到纳税人,目光已经转到了“奥运遗产”上。
政府甚至组成了“遗产办”。不是我信口开河,它的正式名称是“奥运遗产小组”(Olympics legacy unit),设在内阁办公室之下,由英国首相卡梅伦钦点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Lord Coe)挂帅。奥运会开完后,科爵爷的官衔改为“遗产大使”(legacy ambassador)。
把金牌变成金子
“遗产大使”的任务,是收获奥运会带来的“经济和商业利益”,换句大白话说,就是要把撒出去的银子收回来。
不光是收回本钱,还要连本带利。办奥运账面上花了纳税人近百亿英镑,政府发誓至少要收回130亿英镑。
奥运会前憧憬的游客满街,门庭若市的景象似乎与现实颇有点距离。商家抱怨,奥运把人都吓跑了,生意反而比往常的夏季清淡。
政府则要大家把眼光放远,不要只盯住芝麻,要看到西瓜。奥运会开完,运动员村改名为“东村”(East village),能提供近三千套便宜住房。奥林匹克公园也将提供8千栋新住房。
伦敦市长约翰逊说,借奥运会的东风,伦敦已经接到“25个很有谱的投资意向”。
当然还有为办奥运兴建的新的体育场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改造等等,都将带来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说来说去,眼下人们盯着的“遗产”,都是有形的或有价的,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哗啦算盘珠子的。
而2012伦敦奥运会最大的遗产,窃以为,是无形无价的精神遗产。
最大的遗产:找回了自信
对英国人来说,提“遗产”似乎总是让人沮丧的。与奥林匹克公园遥相对应的,世纪之交建设的“世纪大棚”,是最近的一个“遗产”,几乎与“无能”、“无聊”同义。
再往前推,火车故乡无高铁,工业革命的摇篮早已进了博物馆。
再往前推,日不落帝国的遗产?帝国早已丢了,瘦死的骆驼不见得比马大。
英国拿下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的第二天,伦敦发生了7/7恐怖爆炸。进入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伦敦发生了最大规模的城市骚乱。准备奥运会的七年里,除了奥组委发布的新闻外,人们看到听到的,多是“负面消息”。
其实,唱衰的不是奥运,而是英国人的喃喃自语:“我们不行”,是作为一个民族的集体不自信。
临近奥运会开幕,自我怀疑也达到了顶峰,以至于市长约翰逊要大家“闭嘴”:等奥运会一开始,一切都会好的!听上去像是要闭上眼睛往火坑里跳。
奥运会一开始,真的一切都好了。此前的种种危言耸听,都成了杞人忧天。
2012年伦敦奥运会,无论从哪方面衡量,都是近乎完美的成功。只有两个国家比英国奥运军团拿到的奖牌更多,但那两个国家的人口、地域和资源都是英国不可比的。而最大的成功却在奥运会之外。它让英国人脸上重新漾起了自信的微笑,让英国人找回了那种不温不火,踏实厚重的自信:“其实,我们还行”。
场馆内外、大街小巷到处翻飞的米字旗,是自信的宣言,“Britain IS great”(不列颠的确了不起)。
激励一代人
奥运会闭幕式上,获得掌声最持久、最响亮的,是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感谢奥运志愿者的时候。
伦敦奥运会的志愿者,被称为“Games makers,奥运会助成者”,他/她们的确成就了伦敦奥运会。
不仅是成就了奥运会。志愿者的热情和微笑,从赛场荡漾到社区角落,让英国人觉得宽慰。政客呼吁的“大社会”被嘲笑鄙夷,但我们的确关心、我们的确在意。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Inspire a generation,激励一代人”。它是伦敦奥运会最主要的遗产誓言的缩写:“激励一代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文化和体育活动。”
充满自信的继承这个遗产,花个百亿英镑值不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