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篇继父的宝宝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篇关于继父的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继父的儿童睡前故事:(1):
继父泪
我跪在继父坟前,说:爸爸,如果您还活着,我就是结草衔环也要报答您的恩情啊!可再多的悔泪也唤不醒憨憨的继父了。
我的亲生父亲是个走村串户的货郎,在一次夜归中被野狗咬伤,感染了急性狂犬病,三天后不幸死亡。那年,我7岁,妹妹5岁。
奶奶早逝,爷爷强忍丧子之痛,里外张罗。给父亲做三七那天,家里要来很多客人,爷爷一大早就爬上暗楼抱柴火,因精神恍惚从梯上滚下,不幸中风,大小便都拉在床上。母亲除了照顾我和妹妹,还要照顾公爹,那时,她连死的念头都有,好几次抱着刺鼻的农药瓶发呆,可是舍不得我们,母亲没有迈出那一步。
村支书是个很有魄力的人,召集村干部在我家开会,大家一致建议母亲招夫人赘,病榻上的爷爷也点头同意。我不乐意,大声向母亲抗议:不是我家的人,不要让他住进来!母亲摸摸我的头,说:你哪知大人的辛酸啊!
父亲满百日后,家里的客人络绎不绝,都是来瞧对象的。母亲那时才32岁,端庄贤淑。可人家瞅着这一窝子老弱病残,还有我满怀敌意的目光,都借故离去。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天,村支书领着一个身材壮实、但模样邋遢的男人来了,还带着个鼻涕流得老长的小男孩,我看着就烦。男人讨好地望着母亲笑,母亲皱了皱眉。支书见状,把母亲叫到一旁,嘀咕了老半天,末了,母亲点点头。支书大声对那男子说:憨头,她家有老有小,你可不能半途而废。如果同意,过两天你俩就去把结婚证拿了。叫憨头的男子连连应道:同意同意。原来,憨头的老婆嫌他穷,在广东打工时另找了人。憨头在村支书的撮合下,到我家倒插门。憨头将儿子留给老母后,只身来了我家。
二婚在我们这儿不兴放鞭炮,场面冷冷清清。母亲要我叫憨头爸爸,我脖子一梗:我爸爸早死了,在后山埋着哩。母亲很尴尬,在我背上拧了一把。憨头打圆场:算了,小孩嘛,就让他叫我叔叔吧!我白他一眼:美死你,我没有你这么邋遢的叔叔。
当晚,母亲要我和妹妹到另外一个房间睡觉,我不干。继父连忙为母亲解围:你们娘儿仨睡一块儿,我到那个房去睡。继父便去睡了。我像个得胜回朝的将军,挨着母亲甜甜地进入梦乡。我当着继父的面擦拭父亲的遗像
继父除了种田,没别的手艺。因此,他向村里多要了4亩田,加上原有的4亩,继父一人侍弄着。夜里,他还要给爷爷洗澡。天热时,每天至少洗两次。爷爷房里和身上从来没有任何异味。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一天中午,继父在畈里顶着烈日弄秧田。一乡亲对母亲说:我看见憨头带的茶水早喝光了,你快送壶茶去,这么热的天妹妹说:妈,我去给爸爸送水吧,我跑得快些,他肯定渴坏了。妹妹夺过茶壶就出了门。母亲弄好饭,老半天不见妹妹回家。她刚准备到畈里去喊,忽听村里有人惊呼:水塘淹死人了
母亲和我大惊失色,随着村里的人流向畈里跑去。老远老远,就见塘埂上有一壶茶,正是我家的。原来,妹妹路过水塘时,见塘岸上长了很多鲜嫩的茅针,便放下茶壶去摘,一不小心滑进了水塘
在母亲的呼天抢地声中,继父一身泥巴地从人群中钻出,惊惧的双眼瞪得比铜铃还大。我冲过去抱着他的膀子死死地咬,乡亲们拉开我后,继父的膀子已鲜血淋漓,我恨恨地骂:是你害死了我妹妹,你是犯!你滚回你老家去!继父一言不发,良久,继父缓缓弯下双膝,跪在妹妹面前:好闺女,是我害死了你啊!我为什么要喝茶他抬手照着自己的嘴一个劲地抽
继父简单地清了几件衣服,在我的怒目中回了老家。
继父一走,没人给爷爷洗澡,没人下田劳作。母亲去找村支书,村支书很快带着继父来了。继父什么都没说,赶着牛就去田里干活。村支书用吓唬人的口气数落了我一通,我不敢顶撞书记,但之后我的恶作剧不断。每次见继父与母亲说笑时,我就从房中捧出父亲的遗像,当着他们的面用细绒布擦拭。继父马上像吃了哑药,沉沉地闭嘴了。我感到十分惬意。
继父的儿童睡前故事:(2):
丑丑的继父亲亲的爹
那年,她才十岁。
十岁生日那天,她的爹再也没有从井下上来,瓦斯爆炸后,她的爹,永远地离开了她和娘。
娘几乎哭瞎了双眼,一年之中,头发全白了。娘说,孩儿,娘带你走人家吧,这样你就能上学了。
她哭着哽咽着说好,因为再坚持下去,娘也要累死了。
娘带着她嫁人了,是远方表姑说的男人。她不愿意离开家乡,那男人就说,那我去她家吧。
她第一次看到他,惊住他怎么这么老这么丑?和她亲爹比,他好像老了不止十岁,眼睛小得只有一条缝,已经满脸的褶子,有五十岁了吧?她看到他就烦。
这个男人娶了她娘后,也去矿上千活了,发了工资,一分不少地全交给她娘,下了班,买花买糖葫芦给她,期望她叫他一声爹。她偏不。娘让她叫爹,她执拗地说,凭什么?我爹爹已经死了。他站在一边,尴尬地笑着说。那就叫叔吧。
叔她也不肯叫,嫌他啰唆,而且吃饭没吃相,呼哧呼哧的。
十四岁,她到镇上读初中了。每个周末,他跑来接她,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娘不会骑,只能他来接,一路上他问长问短,她答得少,因为觉得没必要和他说。同学问她,那个接你的男人是谁?她冷漠地答,一个远房亲戚。但他每次来看她,都会带好多好吃的给她,他说,你娘让我带给你的。后来有一次她发现,娘并没有带东西给她,是娘说漏了嘴,娘说,家里用钱紧,这个月就不带什么给你了。但是她还是收到了他送来的饼干和奶粉,他说,你娘说了,你正长身体呢,要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
虽然来自农村,可她觉得,自己并不比那些城里的孩子吃得差。她知道,是这个男人关心着她。那时,她小小的心里,有了些许的温暖,但那一声爹爹,她是叫不出的。
她考上了高中,他说,不如,我们搬到城里去吧。娘反对,说搬到城里做什么?怎么生活啊?
他说,为了孩子啊,孩子要到外面租房子住,我们怎能放心得下!再说,城里的钱要比这里好挣些,矿上马上不行了,我得多给你们娘俩挣点钱,孩子还要上大学呢。
那时她十七岁,拧着衣角想哭。上高中的费用很高,他凑不够学费,去卖了血。抽屉里,有他卖血的单子,她是偶尔看到的,那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刘大苍。很恶俗的名字,看得她想掉眼泪,她说,叔,谢谢你。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搓着手,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他不善言谈,却总是和她找话说。有一天她听到他和娘说,这孩子多可怜,十岁没了爹,如果我再不对她好点,心里说不过去啊,明天是孩子生日,你问问她喜欢什么,咱俩送她。
那是第一次有人给她过生日,是他亲手擀的面条,还有他送给她的一匹小马,布的,花十块钱从集镇上买来的,因为她属马。她吃着面条,觉得心头哽咽。
为了她,他们全家搬到了城里。他在街上做了修鞋匠,娘摆了水果摊。她天天要路过娘的水果摊和他的修鞋摊,他永远在那里忙碌着,有时看到她,他总是说,你等等。他的鞋摊旁边,挨着一个面包店,还有一个烤红薯的。有时,他会给她买一块面包;有时,会买一块烤红薯,然后笑呵呵地继续修鞋。
他一笑,眼睛就更小了,她呆呆地站在风中,举着那块烤面包。
她知道,他挨得面包房很近,可她肯定,他一次也没有舍得吃过烤面包。那时,她有了和他相依为命的感觉。
不幸是在她高二的时候再次发生的。她的娘,突然倒在水果摊上,再也没有醒来。她想,她是个苦命的孩子,没了爹,又没了娘,从此,她靠谁?
他说,孩子,不要哭,有叔呢。
是啊,她还有个叔!她的丑叔!她和这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男人将会如何?没了娘,他还会管她吗?还会在这个家里待下去吗?是不是还要娶一个女人做她的后娘?
他什么也没有说,还是早出晚归,给她做饭,嘱咐她多吃饭。她学习忙,她的衣服全是他洗干净后叠好的。